全佛文化

商品介紹 PRODUCT LIST
普賢菩薩–廣大行願守護主
商品編號:10101107
優惠價:$225 原價:$250
作       者:全佛編輯部       系列集數:守護佛菩薩系列 7
出  版  社:全佛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語       言:繁體中文          規       格:平裝 / 19 x 20 cm
ISBN 9789572031155
內容簡介
守護我們的善願能迅速成就。
增強行動力與實踐能力。
清淨罪障,止息煩惱。
催伏一切障礙、災難。
增長智慧、無礙辯才。
普賢菩薩是大乘菩薩的典範,他以堅強的行願與實踐力聞名。
祈請普賢菩薩定能守護我們心想事成,在日常生活達成我們心中的善願,成就自身的圓滿,並具足幫助他人圓滿的力量與動力。 
本書介紹廣大行願的普賢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來,不惜佈施頭目腦髓來教化救度眾生的菩薩行、普賢菩薩的淨土世界,以及普賢菩薩守護眾生的感應事蹟。 
此外,書中還介紹法華經中普賢菩薩聞名的六根懺悔法與祈請普賢菩薩守護的生活禪法,並配合輕鬆豐富的插圖,讓讀者輕鬆走入普賢世界,成就圓滿的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是大乘菩薩的代表,象徵著究極的大乘精神。
普賢菩薩是一切諸佛的理德與定德的示現,與文殊菩薩所代表的智德與證德是相對應的,而在修行上,文殊重在一切般若,而普賢重在一切的三昧。兩位菩薩德行的相合,正表現出大乘精神的究極成就,也圓滿的呈現了諸佛的體性。因此,他與文殊菩薩就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兩大 侍。文殊騎獅、普賢乘象,表示出理智相即,行證相應的特質,展現出毘盧遮那如來法身的妙德。
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廣說十大願行,以明菩薩發心: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輪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此十大願王又稱為普賢願海,代表一切菩薩的行願;所以總稱菩薩的發心修行,為入普賢願海。
所以,在大乘佛教中,普賢是無上菩提心及菩薩行願的象徵。他在過去無量的時劫當中,發菩提心實踐菩薩行,勤求一切的智慧,集聚了菩薩救護眾生的無邊行願,因此,他成為大乘佛教徒,在實踐菩薩道時的行為典範。因此,在《大日經疏》中說:「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意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普,具備眾德,故以為名。」
而普賢菩薩主一切三昧,與文殊菩薩的般若又成一雙法門。《華嚴經探玄記》中說:「普賢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即明示此理。
再者「法華三昧」又稱「普賢三昧」,以普賢菩薩於法華會上,誓言將於法華三昧道場,現身守護安慰法華行者。他在《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說:「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可見其特有的功德。
普賢菩薩的法身遍於一切,所以總攝三世諸佛的法身,又名普賢法身。《華嚴經》中說普賢身相猶如虛空,即為此意。而其應身,則普應十方作一切方便。所以,我們亦可說普賢應身,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應身。因此其功德巍巍普於一切佛剎中示現,於一切世間中安住、教化。
現在為讓所有的大眾深切了解普賢菩薩的偉大功德,也希望深切仰信普賢菩薩的修行大眾,能夠迅速得到普賢菩薩的教法。因此,我們特別編纂本書,來讓大較完整的體會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願。
本書首先介紹普賢菩薩的意義及形象,並講述他清淨誓願、實踐菩薩道的歷程及住處。
接著,說明了如何祈請普賢菩薩守護的方法及其感應的故事。並將普賢菩薩「四十大願」、「六根懺悔」等最重要的修法,做完整的介紹導引。
此外,本書中最特別的是,為讀者設計了〈修學普賢菩薩的一日禪法〉,讓所有希望修學普賢法門的行者,能夠自行一日專修普賢法門,不只與普賢菩薩結緣,獲得普賢菩薩的守護,更能迅速體悟他的教法,證入普賢行願。
最後,在本書中選擇了普賢菩薩的重要相關經典,讓讀者能深入經典閱讀,獲得深刻的印證。
在此,我們祈願所有讀者及修證普賢菩薩教法的人,都能迅速成就普賢行願,圓滿成佛。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摩訶薩
目錄
   《守護佛菩薩》──出版緣起
   普賢菩薩──序 
   第一章 認識普賢
      01關於普賢的名號
      02普賢菩薩的形像
   第二章 普賢過去生的菩薩行
      01泯國王子的清淨誓願
      02普賢菩薩實踐菩薩道的歷程
   第三章 普賢菩薩的住處
      01普賢菩薩的外淨土──峨眉山
      02普賢菩薩的內淨土──東方世界
      03普賢菩薩的秘密淨土──蓮華藏世界海
      04普賢菩薩的法身淨土
   第四章 如何祈請普賢菩薩
      01祈請普賢菩薩的守護
      02普賢菩薩的感應故事
   第五章 普賢十大願修持法
      01禮敬諸佛
      02稱讚如來
      03廣修供養
      04懺悔業障
      05隨喜功德
      06請轉法輪
      07請佛住世
      08常隨佛學
      09恆順眾生
      10普皆迴向
   第六章 普賢六根懺悔法
   第七章 修學普賢的一日禪法
   第八章 普賢菩薩的重要經典
      01普賢菩薩行願讚
      02《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03《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購物說明
商品示意圖僅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商品為準!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
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
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有聲出版品及食品,因性質特殊,一經拆封,即不接受退貨。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試閱/試聽
第一章 認識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以廣大的行願及積極的行動力著稱,象徵著究極的大乘精神,是我們實踐菩薩道的典範。
普賢菩薩象徵著究極的大乘精神,是大乘菩薩的代表。他與文殊菩薩共為釋迦牟尼佛的 侍。他以廣大的願力和積極的力行精神而聞名,只要他發願要做的事情,就會盡一切努力去實行完成它。
而普賢菩薩的名號意譯為「遍吉」,遍吉的意思即為具足無量行願,普遍示現於一切佛國剎土的菩薩。
普賢菩薩從過去無量劫的時間勤修菩薩行,他為了專求無上菩提,不惜將自己的頭、目、腦髓、肢節、血肉,一切身內、身外諸物全部都施捨,以大悲心來教化救度眾生,從不感到疲厭休息,因此他的身相能得到清淨莊嚴的妙色,無比第一;並且能自在地安住於一切三昧,普遍示現於無邊佛國剎土,自在地遍入一切法門,他的功德實在難以稱述;所以普賢菩薩可以說是大乘菩薩道的典範。
此外,十分聞名的〈普賢十大行願〉是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所廣為宣說的,這十大行願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
在《華嚴經》中描述此十大願的功德無量,能快速滅除身心種種苦惱,行於世間無有障礙,為諸佛菩薩所讚嘆,能成就上妙的身相,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解脫一切煩惱等;當我們未來將轉生其他世界時,也可以得到此願王的引導,轉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此十大願王又稱為普賢願海,為一切菩薩行願的標幟,因為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願,所以佛教徒常稱普賢菩薩為大行普賢菩薩,來彰顯他的特德。
據《法華經》記載普賢菩薩於法華會上,誓言將於法華三昧道場,現身守護安慰法華行者。所以當我們讀誦《法華經》時,也可以得到普賢菩薩的守護,由此可看出菩薩的特有的功德。
又《無量壽經》卷上記述,普賢菩薩與文殊師利等均為賢劫中的菩薩,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第四十中記載:「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此外,《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卷下,亦將普賢菩薩列為賢劫十六尊之一,在《悲華經》中則以此菩薩為無諍念王(阿彌陀佛過去生之一)的第八子,於未來將於北方智水善淨功德世界成佛,號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
由上可看出,普賢菩薩亦即代表著佛陀在未成佛前(因位),發起菩提心而行菩薩道時的無量行願者。
普賢菩薩在人間的住處,位列於中國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這四大名山是:普陀山、五台山、九華山和峨眉山,分別供奉了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四位大菩薩,因此四大名山也成為這四大菩薩的人間淨土。
依據《華嚴經》〈菩薩住處品〉的記載,光明山是普賢菩薩在人間的淨土,此光明山即是指中國四川省的峨眉山,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縣西南的七公里處,而其中聖壽萬年寺為普賢菩薩示現的中心道場;其起源相傳是晉代蒲翁在此親見普賢菩薩顯現。在宋朝太宗時曾敕令建造普賢金銅像,並建造大閣來安置。自此以後,普賢菩薩的崇信流傳甚為廣盛。
然而,事實上普賢菩薩的淨土,在經典中比較少被提及,因為他代表一切菩薩行,所以普賢菩薩的淨土,廣義而言,其實是遍滿一切諸佛菩薩的淨土。
01關於普賢的名號
普賢菩薩是大乘菩薩的代表,象徵著究極的大乘精神。普賢代表一切諸佛的理德與定德,與文殊的智德、證德相對,駕獅的文殊與乘象的普賢兩者並列為釋迦牟尼佛的兩大 侍。
開始有「普賢」名號的出現,是始於《三曼陀羅菩薩經》,爾後廣見於諸佛經中,而成為普遍的信仰。
普賢菩薩,梵名為三曼多跋陀羅samantabhadra,西藏名為kan-tubran-po,又寫作三滿多跋捺羅、三曼陀颱陀、或是邲輸 陀。義譯為遍吉,其意為具足無量行願,普遍示現於一切佛剎的菩薩。
「普賢」名號在大乘經典中的意義
有關普賢名號的意義,在吉藏所撰的《法華義疏》第十二中描述:「普賢」的外國名為三曼多跋陀羅。「三曼多」意為「普」,「跋陀羅」意為「賢」;亦名為「遍吉」,「遍」也是「普」,「吉」亦是「賢」。所以「普賢」可以說是種種法門,就如同總攝「觀音」為慈悲法門的名稱,現在「普賢」則為總攝普遍一切法門的名稱。
接著,「普」有二義:一是指法身「普」,是遍一切處,所以總攝三世諸佛之法身皆是普賢法身。如同《華嚴經》記載普賢身相猶若虛空,依如如,不依佛國。」二是指應身「普」,普遍相應於十方,而造作一切方便。所以十方三世諸佛的應身皆是普賢應身,皆是普賢的巍巍功德普於一切剎鄉的示現。
所以在《大智度論》中也記載:無法準確地說明普賢的住處,勉強說有,應是住在一切世間當中。這樣的觀點即可證明普賢遍一切處的意義。又,在《華嚴經》〈探玄記〉第二中描述:周德法界是名「普」,至順調善所以名為「賢」。
在密教中「普賢」的意義
《大日經疏》卷一提到:普賢菩薩,「普」是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是說普賢菩薩依菩提心所發起的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於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所以名之為普賢。
在密教中,普賢菩薩表示菩提心,認為他與金剛手、金剛薩埵、一切義成就菩薩同體。
如《金剛頂經》第一記載:「大菩提心普賢大菩薩住於一切如來心中。」說明普賢菩薩住於一切如來心中。《理趣釋》卷上則記載:『一切義成就』是普賢菩薩的異名。而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者,此菩薩原本即是普賢。從毘盧遮那佛的兩手掌,親自得受五智金剛杵,授與灌頂,賜名為金剛手。」
《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中說:「金剛薩埵普賢菩薩即是一切如來長子,是一切如來的菩提心。」由此證明金剛薩埵與普賢菩薩同體,為一切如來的長子,代表一切如來的菩提心。
而在《大日經疏》第九記載:「以見如是金剛界故,名為金剛手。以見如是法界故,名為普賢。」
「普賢」的表徵意義
「普賢」代表廣大的菩薩行,其不僅是普賢行的表徵,也是菩薩行的表徵。任何一個眾生,實踐圓滿菩薩行之時,就是普賢菩薩;而圓滿普賢的果位就是毘盧遮那如來;眾生都具足普賢的「因」,這普賢的「因」也就是毘盧遮那佛性。所以我們本具的佛性就是「普賢因」,也就是我們成佛的因。
普賢行者就是一切菩薩行者,其總匯點就是普賢菩薩。所以我們修習這一切殊勝普賢行,修習一切菩薩行到最後即是圓滿普賢菩薩果位。
「果地普賢」即是指毘盧遮那佛,東密稱之為「本初普賢」。本初普賢如來就是代表一切眾生佛性的根本普賢,代表一切諸佛果位的出生之因,所以當我們證得佛果時,如果是從本具的佛性所出現,就是金剛持,也就是成就法身;當我們現證成就時就是現證法身,也就是成就西藏密宗寧瑪派(紅教)所指的普賢王如來。
02普賢菩薩的形像
菩薩的形像常常為了相應於各類眾生而有不同的示現,如在《法華經》中提到的普賢菩薩,他是東方淨妙佛土,也就是寶威德上王佛的菩薩;或者我們說他是峨眉山上的菩薩,也就是在娑婆世界的菩薩;或說他是他方世界的菩薩,這都是隨著因緣的不同而宣說的。一般我們所說的普賢菩薩,通常是乘著六牙白象來到娑婆世界的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的形像通常是騎在白色的大象上,而手上的持物如同其他本尊一般,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有的手持金剛杵,或是蓮花、摩尼寶珠,也有的拿著一卷書。
在《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中,對於普賢菩薩的身相有相當清楚而細緻的描述。經中敘述普賢菩薩的色相殊妙廣大無邊,所以當他要降臨娑婆世界時,則必須要縮小其身相。他乘坐著六牙白象,象頭上有三個化人,一個持著金輪,一個持著摩尼珠,一個執著金剛杵,舉杵擬象,象即前行。象背上鞍有金鞍,鞍的四面有七寶柱所成的寶台,寶台中有七寶蓮花,普賢菩薩即結跏趺而安坐其上。普賢菩薩的身上為白玉色有五十種光明,光明五十種色以為項光,身上的所有毛孔皆流出金光,其金光端有無量的化佛,無量的化佛有諸化菩薩以為眷屬。
而這種種殊勝妙好的色身顯現,皆是因普賢菩薩廣大不可思議的行願力,所出生成就的功德。
世界各地的普賢造像
普賢菩薩的信仰自古流行於印度、西域,而隨其圖像的製作也不少。現存遺品中,中央亞細亞Qumtura地方的Apsaras-Hohle洞的壁畫繪的是普賢騎白象,隨同有眾多的菩薩及比丘等的情形。
敦煌千佛洞第六十二、七十二、一百一十七等諸窟亦保存有其古圖。其中,第六十二窟的壁畫是:普賢右手執如意,乘坐白象。
另外,唐大曆十一年撰述的《大唐隴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記》記載,在敦煌石窟中安置文殊、普賢等變相各一舖。由此可知,唐朝時,敦煌一地有關普賢菩薩的造像亦甚為流行。
中國四川省的峨眉山,夙以普賢菩薩的道場著名,傳說是晉代蒲翁所開創,在聖壽萬年寺安置普賢像,宋太祖乾德四年時重新整治。接著,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又下令建造金銅像高二丈,並建大閣來安置此像。之後,普賢菩薩的崇敬信仰甚為盛行。
在日本,以法隆寺金堂東北小壁所繪的圖像為始,其遺品頗多。東京博物館及因幡豊來寺的絹本著色圖、東京大倉集古館的普賢菩薩木像,皆是雙手合掌,結跏趺坐於白象上的蓮花座。其中,在東京博物館之圖是依據《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之說,在象頭上畫三個小人。
其他如京都醍醐寺、山城岩船寺、攝津孝恩寺、奈良圓證寺、大和法隆寺、伊勢普賢寺等,供奉木像的普賢菩薩;京都安樂壽院、真正極樂寺等,藏有絹本著色圖,與神戶福祥寺、近江寶嚴寺、遠江大福寺等之普賢十羅剎女圖,皆屬日本的國寶。但其中也包括有普賢菩薩手執獨鈷杵或如意,或是老翁拽象等普賢的身像。
密教中普賢菩薩的形像

金剛界
在密教中,將普賢菩薩的行願與無上菩提心結合而成為具體的形像,因此有普賢菩薩與金剛薩埵同體的說法;同時,普賢菩薩也被列於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密教曼荼羅中。
在金剛界曼荼羅中,普賢菩薩是賢劫十六尊之一,安置於北方四菩薩中的最下位。
在微細會中,普賢菩薩的形像是左拳安置於腰前,右手執著利劍。
在供養會的普賢菩薩則是以兩手執蓮花,舉胸前,蓮花上有利劍。
在降三世羯磨會的普賢菩薩形像,與供養會中的形像大致相同,其差異只是利劍周圍有火焰。
胎藏界
另外,在胎藏界曼荼羅中,中台八葉院及文殊院中都列有普賢菩薩。
在中台八葉院的普賢菩薩,坐於東南方的蓮花上,身為白肉色,頂戴五方佛寶冠,左手以大指、食指執著蓮花,蓮花上安置火焰圍繞的利劍,右手開臂伸展仰掌,屈無名指、小指。
在文殊院的普賢菩薩位於文殊的右後方,左手執著青蓮花,上面安置三股杵,右手掌向外,大拇指和食指、中指相捻,伸無名指、小指而立,安置於胸前。
普賢和十羅剎女
護持《法華經》行者的十羅剎女,經常隨侍在普賢菩薩身邊,是普賢菩薩的侍者。她們分別是:藍婆(意為結縛)、毗藍婆(意為離縛)、曲齒(意為施積)、華齒(意為施華)、黑齒(意為施黑)、多髮(或為披髮)、無厭足(別名無著)、持瓔珞(或名持華)、 諦(或名何所)。
以上十位稱為「普賢十羅剎女」。
普賢延命菩薩
此外,普賢菩薩有增益、延命的特德,當他安住於「增益延命三昧」的境界時,就成為普賢延命菩薩(Samanta-bhadrayuh)。
依照密教經典的記載,眾生若能對此菩薩如法修持與祈求,則「終不墮三惡道,定增壽命。終無夭死知命之怖,亦無惡夢魘魅咒詛惡形羅剎鬼神之怖。亦不為水火兵毒之所傷害。」而且能「具大福智,勝願圓滿。官位高遷,富饒財寶皆悉稱意。若求男女,並及聰明。」這些功德,都是依據普賢延命菩薩的本誓而產生的。
普賢延命菩薩又有「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菩薩」與「金剛薩埵」等二種異名。前者是宣說此一菩薩具有賦予眾生以大利益、大安樂的平等本誓。後者是說他具有「不朽不壞之智,能摧諸煩惱,猶如金剛」。
普賢菩薩所以具有這些特德,除了是本誓力量的顯現之外,也由於十方諸佛加持所致。根據密教典籍所載,世尊曾召集十方世界恆河沙諸佛,以光明照觸普賢菩薩,因此他才能得到諸佛心印,以利益一切有情。
普賢延命菩薩的形像,有二臂像及二十臂象兩種。依據經典記載,二臂像是「如滿月童子,頭戴五佛頂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召集金剛鈴。坐千葉寶蓮華,華下有白象王。象王足踏金剛輪,輪下有五千群象。」
而二十臂像則通身是金黃色,頭戴五智寶冠,左右各十隻手,各持不同法器,坐於千葉蓮華之上,華下則有四隻白象與二臂像座下有千群象不同。
經典中不可思議的普賢形像
此外,在經中亦記述著普賢菩薩的各種不可思議的身形與不同的示現,在《華嚴經》的〈盧舍那佛品〉的偈頌記述普賢的身形:「普賢悉在一切佛剎,坐寶蓮華獅子座上,如是示現遍一切界。普入無量無邊諸行,悉能示現無量種身,變化充滿十方世界,妙音和雅說法無礙。一切三昧方便自在,一切佛土諸如來所,一切三昧皆得自在,悉能了知最勝境界。
(……中略)盡盧舍那本願底故,普賢身相猶如虛空,依如如不依佛國。現身無量普應眾生,隨群萌類為現化故。一切世界無量佛土,悉能示現入諸法門。普賢菩薩具足淨願,如是等比無量自在。」普賢菩薩坐於寶蓮華獅子座上,以這樣的身相示現遍於一切世界。而普賢菩薩身相猶如虛空,觀身無量,為了普遍相應各類眾生而示現各種化身。
而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記載,善財童子觀察普賢菩薩的身相,相好肢節,每一根毛孔都有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海;每一個剎海中都有諸佛出興,被無量的菩薩共同圍繞。他又看見這些剎海有種種的建立、種種的形狀、種種的莊嚴、種種的大山圍繞四周,種種的色雲更彌蓋虛空,有種種佛陀出興、演說種種法門,如此等等的事,都各各不同。
又看見普賢菩薩在每一個世界海中,示現出佛剎微塵數的佛化身雲,遍滿十方一切世界,教化眾生,使他們都能趣向無上正等正覺。這時,善財童子又看見自己在普賢菩薩身內的十方世界教化眾生。
善財童子在普賢菩薩的毛孔剎中,每走一步就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的世界。
普賢菩薩的身相著實不可思議。
相關商品
大日如來–密教之主
NT$ 250
NT$ 225
文殊菩薩–智慧之主
NT$ 280
NT$ 252
觀音菩薩–大悲守護主
NT$ 280
NT$ 252
釋迦牟尼佛–人間守護主
NT$ 240
NT$ 204
回商品列表
CLOSE

購物車 (0)

TOTAL:$0
無購物資料
庫存狀態文字
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忘記密碼?
立即結帳

為簡化流程,第一次購物您不需要加入會員就可以直接進行購物。完成訂購後,系統將自動將您升級為會員。

會員個資權益條款/會員服務條款

 

歡迎您加入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網路書店的會員(以下簡稱全佛文化),增進會員的福祉及保護個人隱私是我們最重要的經營理念。以下的條款請您耐心閱讀,以便能夠確實保障您的權益。

 

一、個人資料權益保護告知事項

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在取得您的個人資料時,需告知下列相關事項並得到同意。

(一)取得之目的﹕為了用來記錄客戶的個人訂單以及配送商品的用途、最新特惠訊息及提供會員個人化之推薦服務。

(二)取得之內容﹕姓名、聯絡方式......等,詳如會員資料表。

(三)運用個人資料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1. 期間、方式:提供個人資料後,以電腦或其他方式持續給與關懷與服務。

2. 對象、地區: 全佛文化、與全佛文化有業務往來者及地區。

(四)就提供之個人資料,行使查詢、閱覽、複製、補充、更正,您得登入會員中心自行辦理;停止蒐集、處理、運用或刪除及無法登入會員中心,需提出證明資料向客服中心申請辦理。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得不依您的請求辦理。

(五)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個人資料,若拒絕提供所需之個人資料或提供不完全時,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供之關懷與服務可能有所疏漏。

 

二、個人資料安全注意事項

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是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重要的經營理念,在未經會員同意之下,我們絕不會將會員的個人資料提供予任何無關之第三人。

(一)為了確實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我們全程使用SSL128bits最高等級加密,絕不會將您的會員及購買資料洩露給第三者,所以會員、消費者可以放心在本商店購物。

(二)會員請妥善保密自己的網路密碼及個人資料,不要將任何個人資料,尤其是網路密碼提供給任何人。在使用完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後,務必記得登出帳戶,若是與他人共享電腦或使用公共電腦,切記要關閉瀏覽器視窗。

 

三、服務會員事項

(一)提供會員資訊﹕透過各種電子雜誌、電子郵件、郵件、電話等,提供各種資訊與服務。

(二)提供會員個人化專屬服務﹕就會員購買紀錄、心靈網路書店網站之瀏覽紀錄、所瀏覽之內容或廣告及其他關連事項、針對民調、活動、留言版等之意見、使用服務之內容,依客戶之個人屬性,進行個人化之分析作業、以便提供會員專屬之服務。

(三)回覆客戶之詢問﹕會員可以使用電子郵件、郵件、傳真、電話或其他任何直接間接聯絡方式向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出詢問,或與客服中心聯絡,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回覆。

 

四、其他

(一)配合交易行為﹕會員對商品或勞務為預約、下標、購買、參與贈獎或其他交易時,我們為了完成商品配送、勞務提供、價金給付及相關之服務等,而請會員配合回答詢問或其他完成交易所必要知行為,會員均應配合。

(二)對於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個資提供﹕會員對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商品或勞務為預約、購買、參加贈獎活動或其他交易時,我們只在該交易必要範圍內,將會員之個人資料提供予該服務提供者,並由該服務提供者負責管理個人資料。我們會以規約課予服務提供者擔負保障會員隱私之責任;並告知其侵害會員權益,將有民刑事責任。但無法保證服務提供者會必然遵守。詳細內容,請向各別服務提供者洽詢。

(三)提供個人化專屬服務時,亦可能於上述規定之目的以外,利用個人資料。此時將在該個人化專屬服務之網頁載明其要旨並取得您同意。

隱私權保護/隱私權政策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http://www.buddhall.com)為一提供線上交易服務之網站,為保護網站使用者所提供之個人資料,故制定下列條款以為隱私權保護:

 

一、使用者資料之蒐集目的:

此資料的蒐集目的,係為確認於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進行交易服務行為,或取得資訊的使用者,其身份確認及提供有關服務之用,範圍如下:使用者應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之要求而留存之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帳號等個人資料。

 

二、使用者資料的使用:

經過讀者同意所登錄的資料,只作為寄送商品、連絡讀者、訊息傳遞、內部分析或商業服務用途,絕不提供任何第三人使用或移作其他用途。

但如在下列情形下,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可能將個人資料提供予第三人使用。

為了提供服務或優惠權益,需要提供第三人使用會員資料時,本網站將充分說明後,由會員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此優惠服務。

司法單位要求提供特定個人資料,將在司法單位正式程序下,作必要的配合。

 

三、個人資料之修改:

使用者可隨時利用帳號和密碼更改所輸入個人資料。但交易記錄、付款資料所留資料,則不在此範圍內。

 

四、資料之安全保護: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將盡力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保障所有資料安全。

 

五、網頁的使用:

為服務使用者,全佛文化網路書店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連結,使用者可經由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並不保護使用者於該等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六、隱私權保障條款的修正權利:

本條款將因應科技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或其他環境變遷之因素而作適當的修改,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的立意。該修改過之條款亦將立即刊登於網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