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佛文化

商品介紹 PRODUCT LIST
西藏生死導引書–下–六種中陰的實修教授
商品編號:10100713
優惠價:$207 原價:$230
(本頁面為單冊訂購區▊上下冊合購區☞點這裡)
作       者蓮花生大士 著∕南開吉美尊者 取藏∕堪布慈囊仁波切 講授    
系列集數藏傳佛教叢書6
出  版  社全佛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暢銷十週年新裝書衣版)
語       言:繁體中文                                                               
規       格:平裝 / 17 x 22 cm
ISBN  978-986-96138-4-2 
內容簡介

※暢銷十週年新裝書衣驚艷上市

學會死亡,才能真正的活,一部能使六道眾生迅速解脫的最勝教法!

於生時培養正見,於死時安住於智慧光明,圓滿今生功課。

蓮花生大士原著的甚深中陰解脫法門,堪布慈囊仁波切最詳盡、易學易懂的教學解說!

 

本書原典為由西藏密教的開宗祖師——蓮花生大士所傳授的《中陰聞教救度法》,藏文的中譯名為《斬斷業及煩惱之流》。當時,蓮師為了使末法時代的眾生能夠修持此教法,於是先將此中陰教法伏藏起來,待後世因緣成熟,再由具緣取藏師「南開吉美」尊者取出,並加以弘揚。

      本書講授者慈囊仁波切依循《中陰聞教救度法》中的修持根本偈頌做詳細解說,更深入給予清晰明白的口訣教授,引導讀者在面對生處中陰、臨終中陰、法性中陰、投胎中陰、禪定中陰、睡夢中陰等六種中陰的境相時,其觀修要領、實修口訣以及注意事項等,幫助讀者掌握解脫關鍵,圓滿今生功課。

序言

堪布 慈囊仁波切

中陰教法係藏傳佛教不共之甚深教法,介紹今生與來世投生之情形,以及實修與甚深廣大的解脫方法。

近代在心理學的詳盡研究,也報導了有關心最微細之情況以及隱晦難解之前世今生相關之情形。

一般而言,所謂「中陰」意為「二者之間」,但在此處,「中陰」係指「出生至死亡中間」以及「死亡至出生之間」等六種中陰之情況,以及其解脫迷惑之理論。

如就其分類,可分成六種中陰。

首先為「生處中陰」,指「神識與身體結合投生後,至臨終死亡次第未出現之間。」此處說明:神識已經進入母胎,神識與身體結合之後呱呱落地。在此也依賴於聞、思、修正法,或身、口、意三門努力行善,以此方式消除此世之痛苦與煩惱,並且成就自他善好利樂之事,以種種方法使暇滿人身具有意義。

「睡夢中陰」者,指:「睡眠之時,開始作夢起至夢境未醒之間。」在此階段之實修為「辨明夢境」、「變轉增」、「夢境轉為光明」等內容。依賴睡夢之實修,能自主於夢境,則能迴遮種種凶夢,轉成善夢,且能了知白晝所顯真實之種種迷惑,實則有如夢境一般無實,如此則能斷除晝、夜種種迷惑妄念。

「禪定中陰」者,指:「進入等持之後,至未出定之間。」此處說明:專注於安止、勝觀、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等各類等持,此皆係令貪戀、瞋恨等煩惱,內心痛苦與不堪及未調伏之妄念……等予以止息之善巧方便。也說明內心之功德,等持之寂樂與能力等,在內心生起善巧方便。

「臨終中陰」者,指:「導致身、心離散時之臨終死亡次第顯現後,至最後細分壽命消滅最後際為止」。此處說明死亡次第如何顯現;如何消除由此所導致的身體苦痛與內心對死亡的恐懼;乃至最後之收攝,在死亡無懼下將死亡轉為修道,死亡成為法身解脫的善巧方便。

「法性中陰」者,指:「死亡之最後,身心之法性,清淨所顯部分顯現於外,從開始至其消滅之間。」此處要說明:對於顯現在外之境相,中陰聖眾之種種恐懼、害怕如何遮止,在了解種種顯現皆是清淨之身、音、光、明點等,是本尊之自性,實為自顯,之後即能令覺性進入佛身,法性中陰於此報身而解脫之甚深善巧方便。

「投胎中陰」者,指:「法性中陰滅盡後,直至未結合來世之間」。此處要說明:死亡之後,多數眾生在中有時,苦樂景象如何顯現之情形;如何排除此時之種種痛苦與恐懼;中有準備投生與投生之情形,上等者投生於淨土,於自性化身剎土解脫,若不能如此,則遮除惡劣投生,取得善好投生之善巧方便;遮止種種惡劣胎門,結合善胎門之投生情形及其實修次第……等等詳細解說。以上係簡略介紹中陰教法。

數位與敝人結下長期法緣之弟子,渴求佛法,深具信心且意樂清淨,懇請云:「請講說中陰指導。」敝人曾蒙受怙主金剛持善巧博士──噶瑪策定親自教授,恩賜中陰指導與教誡,僅以此為基礎,為具法緣者進行講述。

當時曾有錄音,之後菩提三乘林佛學中心會長職事與數位弟子計劃筆諸文字,敝人則頗費躊躇,一則憂心任意流通甚深教法,二則中陰教法已見於其他中文書籍。然數位熱心淨信者,則請云:「若能就文字未清晰處予以解釋,則更為易解明瞭其義,便於憶持。闡明他者未詳盡處,且請述觀修方式,無論如何,請務必出版為佳!」

敝人內心深覺,若能就易懂方式解說,當有如此之利益。且平日敝人即認為:佛教諸多派系,其共識基礎根本當應歸根於相信前世今生之論,而且認同與接受前世今生與業力因果之觀念。姑且不論對前世今生或中陰接受、承認與否,但一切眾生勢必將經歷其境,是故就總體或個別情況而言,中陰教法實至為重要。

近代國際間不論東方或西方,均對中陰教法至為重視,且致力研究,有關身、心之聯繫、形成之過程,前世今生中有之情形,均屬於極隱晦法的範圍,如果不仰賴中陰教法的解釋說明,前述內容即使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亦將至為難解。故在此處依據諸多教言、理路與口訣闡述中陰教法,至盼本文之出版對前述潮流能略盡綿薄,做出些微貢獻。

 

出版緣起

菩提三乘林佛學中心會長王莎賀

這是一本至為震撼的書籍,自有人類生命開始到現今的二十一世紀,大多數人對生命與死亡的奧秘,無不都期盼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與重大的發現。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一位覺者,他早已宣說人的神識是不生不滅的。神識有如現今的磁碟記憶體,將所有的一切全部記憶、儲存,永不抹滅,它是一種自然的定律法則,每一個人的善、惡作為,它會自然評斷, 一一裁定,公平的把你引領到你應該去的地方,你是沒辦法可以跟它爭取、辯駁的。

 每一個人對「生與死」 這個課題都會產生很大的疑惑和恐懼,這本書就是為大家解開生死之趣,為大家陳述整個生命體的真相:從出生到死亡,死亡到出生的輪迴循環,以及人死後神識將到那裡去?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會有來世嗎?會有地獄嗎?會有閻羅王的審判嗎?會有鬼使神差的迫害嗎?死亡七天後會回家嗎?所有的疑問,所有的真相,都在這本書裡面非常清楚的解說。

當你看完此書以後,您會有如獲得珍寶一般,對所謂「生命」完全了解。為什麼我會投生在這個家庭裡?為什麼他(她)是我的丈夫、妻子?為什麼他們是我的孩子、親人、仇人?你將會對生命了解的越清楚,對生與死不再恐懼。

 你也會深刻體會生命是可貴的,人生是無常的,更懂得如何掌握自己的未來,充分利用在這世界上的每一個時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累積自己世代的福德資糧,不再擔心壽命的長短,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生命是沒有終止,沒有盡頭的。死亡並非一無所有,死後還要面對一切,又要再一次的承受自我審判,接著神識又隨此世所造的善惡投生到自己驅使受報的平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切皆為自己所造、所受。您若真的看懂了這本書,相信今後您的人生觀,將大大的改變,因為念頭變善了,行為自然為善,未來也跟著改變、美好,在臨終之際也可以比較安然自在地解脫。

西藏人非常重視「中陰得度」。若家中有人往生或即將臨終,一定會特別邀請有經驗的度亡師為亡者修「破瓦法」,引領亡者放下對肉體的執著、掛礙,慢慢的帶領其神識進入中陰,教導亡者如仰伊種光明引導其神識在法性中陰時獲得解脫。

 《中陰間教救度法》這部經典非常深奧,在藏傳佛教中,無論任何宗派都相當重視這部無上密法。一般的僧眾、居士若沒有深入的研究、實修實證,是無法了解經典所述,更無法清楚講解這部甚深經典。在藏地,即使是藏人想聽聞也實非易事,在西方國家,若想深入信解則更難值過此機會了。

 堪布慈囊仁波切希望眾生皆能從這部經典中獲得實質利益,故將無上甚深口訣完全無私的貢獻傳授,願大眾能珍惜此善好因緣,好好努力學習、研究,獲得幫助,在法性中陰裡皆能自在解脫,才不枉費仁波切對大家付出的一切心力。

仁波切在傳授此甚深口訣的十天當中,每天前來聞法者均座無虛席,因為慈悲的上師將頗為深奧的密法用最簡單易懂、易學的方式向大家陳述,每一個部份均有詳盡的解說。

 在傳授過程當中,每位聽聞者皆非常專注用心地聆聽,因為這部教法跟大家的性命攸關,盼大家牢記書中所陳述的各種解脫方法,平日按照仁波切所教導的實修方式,多做練習,在臨終五大消融之時才能清楚的認識了知,決定跟隨何種光明離開。唯有對死亡有真正的了知才有機會契入法身解脫。

 這兩年來,不斷接獲各方來電,希望仁波切能將當時授課的講稿整理,印製成書,以利大家能珍藏閱讀,勉力學習,也能幫助家人、親朋好友有機會能閱讀到這本書,這是他們的急盼。

 謙虛的仁波切曾言: 一般書坊已經有出版介紹中陰的書籍了,實不需再出版此書。

 但聽聞者卻說: 也曾購買過書坊介紹的中陰書籍,但並不詳盡,內容也沒有仁波切上課時所教導來的完整,書中也沒有教導大家如何實修,更無法看懂其意思,或者雖然看完了但還是無法了解。而聽聞了仁波切所講解、傳授的中陰教法,真的是非常清晰仔細,從來沒有聽過這麼清楚的中陰口訣,如果能出版成書,將是眾生的福報。

因此,我們懷著能夠與大眾共享法喜、共結善緣的初衷,將此書付梓出版。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對佛法有興趣的眾生,一起在尋求證悟的解脫道上,共同努力修學,圓滿今生的功課。

 

目錄

第一篇 六中有根本頌

  [第一章] 

  生處中有頌

   第一節 壽命無常,應斷懈怠

   第二節 致力於聞、思、修

   第三節 親證三身

   第四節 善用暇滿人身

  [第二章]

  睡夢中有頌

  [第三章]

  禪定中有頌

   第一節 止與觀

   第二節 生起與圓滿二次第

  [第四章]

  臨終中有頌

   第一節 捨棄貪執

   第二節 修持口訣

   第三節 了知此身虛幻無常

  [第五章]

  法性中有頌

  [第六章]

  位胎中有頌

  [第七章]

  結語

 第二篇 六種中陰的實修教授

  [第一章]

  正確的發心

  [第二章]

  聽開教法而實修

   第一節 中陰故事的警策

   第二節 本章問答

  [第三章]

  禪定中陰的實修教授

   第一節 有相止

       一、數息

       二、觀想本尊

       三、觀想光點

       四、心住於所見的對境

   第二節 無相止

   第三節 九次第定 

       一、內住 

       二、續住

       三、安住

       四、近住

       五、調順

       六、寂靜

       七、最寂

       八、專注一境

       九、平等住

   第四節 修止時的過失與對治法

       一、昏沉的過失與對治

       二、掉舉的過失與對治

  [第四章]

  生處中陰的實修教授

   第一節 對境修相空

       一、觀鏡中影像無實的修持法──斷除對一切法的執著

       二、斷除對自身執著的修持法

       三、觀察修──觀察思惟的修持

   第二節 對語修聲空

       一、觀修山谷回音與錄音機、電視的聲音

       二、觀修自己的聲音和話語

       三、兩種方法交替觀修

       四、觀修所有的聲音和話語

   第三節 對心修覺空

       一、觀修憲及風

       二、觀修自心

   第四節 觀修身語意的原因

   第五節 本章問答

  [第五章]

  臨終中陰的實修教授

   第一節 了知消融次第的現象

   第二節 顏瓦法

   第三節 模擬死亡的觀修法

       一、模擬死亡時呼吸停止的情形

       二、觀修的方法

   第四節 明、增、得三相的觀修法

       一、明相觀修法

       二、增相觀修法

       三、得相觀修法

       四、對日、月、燈光......等的觀修法

   第五節 根本光明顯現時的觀修法

   第六節 本章問答

  [第六章]  法性中陰的實修教授

   第一節 法性中陰顯現的情形

   第二節 法性中陰的觀修法

       一、虛空觀修法

       二、七彩光芒觀修法

       三、文武百尊觀修法

   第二節 中陰現象與實修法的說明

       一、模擬文武百尊、聲響、光芒、光點與六道光的觀修法

       二、六道光展現上的說明

       三、紅、自道觀修法

       四、母子光明會

       五、法性中陰期之彌陀顯現與淨土法門

       六、臨終、法性、投胎中陰時所顯現的聲音差異

       七、觀修本尊的兩種情況與三個要點

  [第七章]

  投胎中陰的實修教授

   第一節 修持重點

       一、祈求往生淨土

       二、選擇好胎門

   第二節 對治四大巨響的觀修法

   第三節 對治三種懸崖險境的觀修法

   第四節 對治業風吹襲與黑暗的觀修法

   第五節 對治六種不定徵兆的觀修法

   第六節 其他觀修法

  [第八章] 睡夢中陰的實修教授

   第一節 觀修白天一切的境相如夢

       一、修持法

       二、觀逆境、順境皆如夢

       三、觀修白天一切如夢的利益

   第二節 其他觀修法

  [第九章] 結語

   第一節 此教法殊勝之處

   第二節 精進持續地修持

   第三節 讓自心平和喜樂

   第四節 迴向

作者簡介

慈囊堪布仁波切

仁波切於一九六七年蓮師殊勝日誕生,出生當天出現了吉祥的瑞相。

十三歲出家開始修學佛法,在成就者堪布噶瑪策滇仁波切、尊貴的大司徒仁波切、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等二十多位善知識處數年精勤努力學習顯密佛法,自此成為顯密經論解行具足的大學者,並完成許多著作,是一位具格的上師,也是作家。

年輕時即經過三年三個月的閉關實修,閒暇之餘喜歡在各聖地閉關和朝聖。熱愛學習研究南、北傳等各教派之教義,更希望推動三大傳承互相交流融合與團結。

仁波切在東、西方國家等世界各地弘揚佛法,並任菩提三乘林等世界各地般若林佛學會的住持,且為現任印度智慧林佛學院院長,講經弘法近二十年,培育了許多能弘揚佛法之僧俗人才。

仁波切在青藏高原創辦了慈智學校協助當地文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並長期推動慈善與關愛,以佛法教育淨化人心、貢獻社會,不遺餘力。

購物說明
商品示意圖僅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商品為準!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
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有聲出版品及食品,因性質特殊,一經拆封,即不接受退貨。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試閱/試聽

第一章

生處中有頌

 

嗚呼!

我於生處中有顯現時,壽命無暇應捨諸怠惰。

無散安住聞思修之道,相由心起現證三身果。

此次獲得寶貴人身時,不應無散安住於道乎?

龍樹菩薩的偈頌說:「願以此善業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圓滿積聚福德與智慧資糧;願我證得佛的法身與色身,並迴向一切眾生也都能得到究竟的成就。」同樣地,在我們聽聞佛法的同時,也是在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因此大家在心裡要這樣發願:「願以我積聚的所有善業,迴向一切眾生能夠究竟證得佛陀解脫的果位。」

在《西藏生死導引書》上冊中,已經對六種中陰(亦即「中有」,以下為配合偈頌之用詞,中陰一詞將於本章中改用「中有」一詞。)做了詳細的解說,以下列舉出《中陰聞教解脫》藏文原典中的偈頌漢譯,亦即《六中有根本頌》,為諸位進行教授。

平常我們可以常常唸誦本頌,也可以把《六中有根本頌》當成簡修儀軌,唸誦時則應回想之前所開示的種種教法,如此對於我們的修行會有很大的幫助。

接下來就針對本章「生處中有頌」的偈頌,分別解說其意義,方便諸位掌握其修持的攝要。

 

第一節

壽命無常,應斷懈怠

我於生處中有顯現時,壽命無暇應捨諸怠惰。

這兩句講的是在生處中有的階段,也就是由出生到死亡之間,我們的壽命是無常不定的。眾生既已出生,最後終必死亡,就如同佛陀在經典中所開示的:「既然出生,必然會死亡,死是生的變異;有了聚合,最後的結果必定是分離;有了積聚,最後的結果是消散;有所建立,最後終究會毀壞,世間上一切的現象,都是無常的景象。」既然無常是必然的,是一切事情的實相,我們就該捨棄貪婪、怠惰的習氣而努力地去修持。

此外,諸位要斷除的怠惰包括三種:

一、因為我們對於世間法上的種種執著,而將很多時間花在世間法上,譬如將時間放逸在世間的貪、瞋、癡……等煩惱上面,這也是一種怠惰,應該要捨棄。

二、另外還有一種怠惰情況是自己對自己缺少信心,明明知道修持佛法是很好的,並且是必要的,但是又認為自己沒有智慧,沒有能力去修行。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過於怯懦的關係,於是就想乾脆連修都不用修,這也是一種怠惰。或者是明明知道輪迴裡充滿了各種痛苦,我們必須努力去超越、捨離,但是又想到自己的力量微薄,沒有能力修行,也沒有智慧,就完全放棄,連修都不修,這也是一種退卻。

三、第三種的懈怠是明知道應該努力修行、積聚善業,但是因為懈怠的關係,心裡便想:「沒有關係,今天很忙,明天再做好了!」明天又想:「後天再做好了!」於是一天拖過一天,一年拖過一年……,時間就這樣因為懈怠而拖掉了。

 

第二節

致力於聞、思、修

無散安住聞思修之道

我們捨棄懈怠之後,即應在聞、思、修上努力修持。修行的第一步即是多聽聞。經由聽聞,我們才知道什麼是善、惡取捨的道理──應該行什麼善業?應該去除什麼惡業?如果不了解善、惡取捨的道理,是沒辦法修行的,所以首先要聽聞。在聽聞善、惡取捨的道理之後,進一步則要深入地思惟。

當我們從上師處聽聞教法之後,進一步要用自己的智慧深入地思惟,反省自身的貪、瞋、癡……等煩惱意念與所聽聞的教法兩者之間應該如何做融合?又應該如何改變自己的惡習?如果沒有深入思惟的話,根本無法真正生起堅定的確信。

有了深入的思惟以後,我們進一步要將其運用在修行上面。要究竟斷除我執以及各種煩惱,必須要有修行上的智慧,因此在聞、思、修三學中,前者是後者的基礎與助緣──經由聞而生起智慧,之後常加思索,最後進入修行。因此想要如實地修持,就一定要有聞與思的基礎。

 

第三節

親證三身

相由心起現證三身果

第四句「相由心起現證三身果」講到兩個層次:外在的境相與心。

在凡夫的眼中,外在的相就是我們認為不清淨且迷惑的相;心則是我們執著為自我等等煩惱意念。因此要透過慈心與悲心的修持,再透過止、觀、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等等各種修行法門,將我們認為不淨的外相以及充滿各種煩惱、污染的心帶入修行道上。

當我們如實地修持與轉換「能執」與「所執」這兩種境相之後,最後證悟一切的外境與心念的體性都是空性,這就是「法身」的境界。

同時,了解到本質雖然是空性,卻具有能夠自在顯現的明性特質,這就是「圓滿報身」。

為了能夠慈悲度化一切有情眾生的緣故而自在地顯現出利生的形象,這就是所謂的「應化身」。外境與心的本質不離法、報、化三身的本質,也可以說即是法性的體現。

 

第四節

善用暇滿人身

此次獲得寶貴人身時,不應無散安住於道乎?

本章的最後一個偈頌,講到我們在這一生中所得到的暇滿人身是非常難得的,但卻又很容易壞失掉,所以既然得到了就要好好地運用,不要有任何的浪費,而且要將這個寶貴的人身用來追求並達到究竟解脫的果位。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裡有句偈頌說:「暇滿的人身是寶貴難得的,既然已經得到暇滿寶貴的人身,就應該將之用於證得殊勝解脫的果位。如果在這一生中浪費生命,不能證得解脫的果位,來生如何能再得到這樣的寶貴人身呢?」這句話是說:現在我們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雖然在世間法上為了生活的需求……等等而必須去從事一些世俗的作為,但是如果純粹只是為了世間法而捨棄能得到解脫的殊勝修行,則此生壽命終了後,來世想再得到暇滿寶貴的人身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在這一生中,一定要好好將人身運用在修行上。

在密勒日巴尊者對弟子鞏布多傑的開示中曾經講到:「一般來說,暇滿人身是相當寶貴難得的,如果得到人身卻不知道將其運用於佛法的修行以求解脫,而只用在無意義的世間事上,這樣的人身和畜生是沒有什麼差別的,談不上有什麼寶貴之處!」

以上這段開示的意思是:既然已經得到寶貴的人身,卻不知道好好地運用在追求利益有情眾生、成辦利他的事業,或是追求自己來世的利益,甚至是能究竟證得解脫的利益上去努力的話,就只能算是和畜生一樣!

人與畜生的差別就在於人能夠抉擇,如果自己沒有去思考:「該如何發心利益有情眾生?如何修行來成辦這一生的利益?要如何修行以證得未來解脫的利益?」就會像畜生一樣,是沒有智慧的。

所以如果得到人身,不好好地運用在修持佛法,解脫生死,卻只是將它用在毫無意義的世間事上,如此一來是與畜生沒有差別的。

相關商品
三時繫念今譯
NT$ 250
NT$ 225
西藏生死導引書–上–揭開生與死的真相
NT$ 390
NT$ 351
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
NT$ 480
NT$ 432
回商品列表
CLOSE

購物車 (0)

TOTAL:$0
無購物資料
庫存狀態文字
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忘記密碼?
立即結帳

為簡化流程,第一次購物您不需要加入會員就可以直接進行購物。完成訂購後,系統將自動將您升級為會員。

會員個資權益條款/會員服務條款

 

歡迎您加入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網路書店的會員(以下簡稱全佛文化),增進會員的福祉及保護個人隱私是我們最重要的經營理念。以下的條款請您耐心閱讀,以便能夠確實保障您的權益。

 

一、個人資料權益保護告知事項

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在取得您的個人資料時,需告知下列相關事項並得到同意。

(一)取得之目的﹕為了用來記錄客戶的個人訂單以及配送商品的用途、最新特惠訊息及提供會員個人化之推薦服務。

(二)取得之內容﹕姓名、聯絡方式......等,詳如會員資料表。

(三)運用個人資料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1. 期間、方式:提供個人資料後,以電腦或其他方式持續給與關懷與服務。

2. 對象、地區: 全佛文化、與全佛文化有業務往來者及地區。

(四)就提供之個人資料,行使查詢、閱覽、複製、補充、更正,您得登入會員中心自行辦理;停止蒐集、處理、運用或刪除及無法登入會員中心,需提出證明資料向客服中心申請辦理。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得不依您的請求辦理。

(五)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個人資料,若拒絕提供所需之個人資料或提供不完全時,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供之關懷與服務可能有所疏漏。

 

二、個人資料安全注意事項

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是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重要的經營理念,在未經會員同意之下,我們絕不會將會員的個人資料提供予任何無關之第三人。

(一)為了確實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我們全程使用SSL128bits最高等級加密,絕不會將您的會員及購買資料洩露給第三者,所以會員、消費者可以放心在本商店購物。

(二)會員請妥善保密自己的網路密碼及個人資料,不要將任何個人資料,尤其是網路密碼提供給任何人。在使用完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後,務必記得登出帳戶,若是與他人共享電腦或使用公共電腦,切記要關閉瀏覽器視窗。

 

三、服務會員事項

(一)提供會員資訊﹕透過各種電子雜誌、電子郵件、郵件、電話等,提供各種資訊與服務。

(二)提供會員個人化專屬服務﹕就會員購買紀錄、心靈網路書店網站之瀏覽紀錄、所瀏覽之內容或廣告及其他關連事項、針對民調、活動、留言版等之意見、使用服務之內容,依客戶之個人屬性,進行個人化之分析作業、以便提供會員專屬之服務。

(三)回覆客戶之詢問﹕會員可以使用電子郵件、郵件、傳真、電話或其他任何直接間接聯絡方式向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出詢問,或與客服中心聯絡,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回覆。

 

四、其他

(一)配合交易行為﹕會員對商品或勞務為預約、下標、購買、參與贈獎或其他交易時,我們為了完成商品配送、勞務提供、價金給付及相關之服務等,而請會員配合回答詢問或其他完成交易所必要知行為,會員均應配合。

(二)對於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個資提供﹕會員對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商品或勞務為預約、購買、參加贈獎活動或其他交易時,我們只在該交易必要範圍內,將會員之個人資料提供予該服務提供者,並由該服務提供者負責管理個人資料。我們會以規約課予服務提供者擔負保障會員隱私之責任;並告知其侵害會員權益,將有民刑事責任。但無法保證服務提供者會必然遵守。詳細內容,請向各別服務提供者洽詢。

(三)提供個人化專屬服務時,亦可能於上述規定之目的以外,利用個人資料。此時將在該個人化專屬服務之網頁載明其要旨並取得您同意。

隱私權保護/隱私權政策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http://www.buddhall.com)為一提供線上交易服務之網站,為保護網站使用者所提供之個人資料,故制定下列條款以為隱私權保護:

 

一、使用者資料之蒐集目的:

此資料的蒐集目的,係為確認於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進行交易服務行為,或取得資訊的使用者,其身份確認及提供有關服務之用,範圍如下:使用者應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之要求而留存之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帳號等個人資料。

 

二、使用者資料的使用:

經過讀者同意所登錄的資料,只作為寄送商品、連絡讀者、訊息傳遞、內部分析或商業服務用途,絕不提供任何第三人使用或移作其他用途。

但如在下列情形下,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可能將個人資料提供予第三人使用。

為了提供服務或優惠權益,需要提供第三人使用會員資料時,本網站將充分說明後,由會員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此優惠服務。

司法單位要求提供特定個人資料,將在司法單位正式程序下,作必要的配合。

 

三、個人資料之修改:

使用者可隨時利用帳號和密碼更改所輸入個人資料。但交易記錄、付款資料所留資料,則不在此範圍內。

 

四、資料之安全保護: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將盡力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保障所有資料安全。

 

五、網頁的使用:

為服務使用者,全佛文化網路書店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連結,使用者可經由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並不保護使用者於該等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六、隱私權保障條款的修正權利:

本條款將因應科技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或其他環境變遷之因素而作適當的修改,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的立意。該修改過之條款亦將立即刊登於網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