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一 說密意
本叢書的目的在於表達一些佛家經論的密意。甚麼是密 意?即是「意在言外」之意。一切經論都要用言說和文字來表 達,這些言說和文字只是表達的工具,並不能如實表出佛陀說 經、菩薩造論的真實意,讀者若僅依言說和文字來理解經論, 所得的便只是一己的理解,必須在言說與文字之外,知其真 實,才能通達經論。
《入楞伽經》有偈頌言──
由於其中有分別 名身句身典文身
凡愚於此成計著 猶如大象溺深泥
這即是說若依名身、句身、文身來理解經論,便落於虛 妄分別,由是失去經論的密意、失去佛與菩薩的其實說。所以 在《大涅槃經》中,佛說「四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 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都是依其實而不依虛 妄分別,其中的「依義不依語」正說明讀經論須依密意而非 依言說文字作理解。佛將這一點看得很嚴重,在經中更有頌言彼隨語言作分別 即於法性作增益 以其有所增益故 其人當墮入地獄
這個頌便是告誡學佛的人不應依言說而誹謗密意,所以 在經中便有如下一段經文──
世尊告言:大慧,三世如來應正等覺有兩種教 法義,是為言說教法、自證建立教法。
云何為言說教法之方便?大慧,隨順有情心及信 解,為積集種種賣糧而教導經典,云何為觀修者 離心所見分別之自詮教法?此為自證殊勝越境,不墮一異、俱有、俱非;離心意意識;不落理量、不落言詮;此非墮入有無二邊之外道二乘由識觀可得嚐其法味。如是我說為自證。
由此可知佛的密意,即是由佛內自證所建立的教法,只不過用言說來表達而已。如來藏即是同樣的建立,如來法身不可思議、不可見聞,由是用分別心所能認知的,便只是如來法身上隨緣自顯現的識境。所以,如來法身等同自證建立教法,顯現出來的識境等同言說教法,能吉思知經論的密意,即如認知如來法身,若唯落於言說,那便是用「識觀」來作分別,那便是對法性作增益,增益一些識境的名言句義於法性上,那便是對佛密意的辦謗、對法性的損害。
這樣,我們便知道理解佛家經論密意的重要,若依文解字,便是將識境的虛妄分別,加於無分別的佛內自證智境上,將智境增益名言句義而成分別,所以佛才會將依言說作分別看得這麼嚴重。
二 智識雙運
由上所說,我們讀經論的態度便是不落名言而知其密意,在這裡強調的是不落名言,而不是屏除名言,因為若將所有名言都去除,那便等於不讀經論。根據言說而不落言說,由是悟入經論的密意,那便是如來藏的智識雙運,亦即是文殊師利菩薩所傳的不二法門。
我們簡單一點來說智識雙運。
佛內自證智境界,名為如來法身。這裡雖說為「身」,其實只是一個境界,並非有如識境將身看成是個體。這個境界,是佛內自發的智境,所以用識境的概念根本無法認知,因此才不可見、不可聞,在《金剛經》中有偈頌說──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色與音聲都是識境中的顯現,若以此求見如來的法身、 求見如來的佛內智境,那便是將如來的智境增益名言,是故稱 為邪道。
如來法身不可見,因為遍離識境。所以說如來法身唯藉 依於法身的識境而成顯現,這即是依於智識雙運而成顯現。經 論的密意有如如來法身,不成顯現,唯藉依於密意的言說而成 顯現,這亦是依於智識雙運而成顯現。如果唯落於言說,那便有如「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當然不能見到智境、不能見到經論的密意。不遣除言說而見密意,那便是由智識雙運而見,這在《金剛經》中亦有一頌言(義淨譯)一一
應觀佛法性 即 導師法身 法性非所識 故彼不能了
是即不離法性以見如來法身(導師法身),若唯落識境(言說),即使不能了知法性,所謂不離法性而見,使即是由智識雙運的境界而見,這亦即是不二法門的密意,雜染的法與清淨的法性不二,是即於智識雙運的境界中法與法性不二。
然而,智識雙運的境界,亦即是如來藏的境界,我常將 此境界比喻為螢光屏及屏上的影像,螢光屏比喻為如來法身, 即是智境;法身上有識境隨緣自顯現,可比喻為螢光屏上的影 像,即是識境。我們看螢光屏上的影像時,若知有螢光屏的存 在,那便知道識境不離智境而成顯現(影像不離螢光屏而成顯 現),因此無須離開影像來見螢光屏(無須離開言說來見響 意),只須知道螢光屏唯藉影像而成顯現(密意唯藉言說而成 顯現),那便可以認識螢光屏(認識經論的密意)。這便即是「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也即是「四依」中的「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簡單一點來說,這使即是「言說與密意雙運」因此若不識如來藏,不知智識雙運,那便不知經論的密意。
三 略說如來藏
欲知佛的密意須識如來藏,佛的密意其實亦說為如來 藏。文那內學院的學者呂徵先生,在〈入楞伽經講記〉中說_
此經待問而說,開演自證心地法門,即就眾生與 佛共同心地為言也。
自證者,謂此心地乃佛親切契合而後說,非臆測 推想之言。所以說此法門者,乃佛立教之本源, 眾生入道之依處。
由此可見他實知《入楞伽經》的密意。其後更說──
四門所入,歸於一趣,即如來藏。佛學而與佛無關,何貴此學,故四門所趣必至於如來藏,此義極為重要。
所謂「四門」即《入楞伽經》所說的「八識」、「五 法」、「三自性」及「二無我 J 呂激認為這四門必須歸趣入 如來藏,否則即非佛學,因此他說一一
如來藏義,非楞伽獨倡,自佛說法以來,無處不 說,無經不載,但以異門立說,所謂空、無生、 無二、以及無自性相,如是等名,與如來藏義原 無差別。
佛說法無處不說如來藏、無經不載如來藏,那便是一切經的密意、依內自證智而說的密意;由種種法異門來說,如說
空、無生等,那便是言說教法,由是所說四門實以如來藏為密 意,四門只是言說。
呂徵如是說四門──
前之四法門亦皆說如來藏,何以言之?八識歸於 無生,五法接至無二,三性歸於無性,二空歸於 空性,是皆以其門就如來藏也。
這樣,四門實在已經包括一切經論,由是可知無論經論 由那一門來立說,都不脫離如來藏的範限。現在且一說如來藏 的大意。
認識如來藏,可以分成次第──
一、將阿賴耶識定義為雜染的心性,將如來藏定義為清淨的心性,這樣來理解便十分簡單,可以說心受雜染即成阿賴耶識,心識清淨即成如來藏心。
二、深一層次來認識,便可以說心性本來光明清 淨,由於受客塵所染,由是成為虛妄分別 心,這本淨而受染的心性,便即是如來藏藏 識。本來清淨光明的心性,可以稱為如來藏 智境,亦可以稱為佛性。
三、如來藏智境實在是一切諸佛內自證智境界, 施設名言為如來法身。如來法身不可見,唯 藉識境而成顯現。這樣,藉識境而成顯現的 佛內自證智境便名為如來藏。
關於第三個次第的認識,可以詳說──
如來法身唯藉識境而成顯現,這個說法,還有密意。一 切情器世間,實在不能脫離智境而顯現,因為他們都要依賴如 來法身的功能,這功能說為如來法身功德。所以正確地說,應 該說為:如來法身上有識境隨緣自顯現,當這樣說時,便已經 有兩重密意:一、如來法身有如來法身功德;二、識境雖有如來法身功德令其得以顯現,可是還要「隨緣」,亦即是隨著因緣而成顯現,此顯現既為識境,所依處則為如來法身智境,兩種境界雙運,便可以稱為「智識雙運界」。
甚麼是「雙運」?這可以比喻為手,手有手背與手掌, 二者不相同,可是卻不能異離,在名言上,即說二者為「不一 不異」,他們的狀態便稱為雙運。
如來法身智境上有識境隨緣自顯現,智境與識境二者不 相同,可是亦不能異離,沒有一個識境可以離如來法身功德而 成立,所以,便不能離去如來法身而成立,因此便說為二者雙 運,這即是智識雙運。
如來法身到底有甚麼功能令識境成立呢?第一,是具足 周遍一切界的生機,若無生機,沒有識境可以生起,這便稱為「現分」;第二,是令一切顯現能有差別,兩個人,絕不相 同,兩株樹,亦可以令人分別出來,識境具有如是差別,便是 如來法身的功能,稱為「明分」,所謂「明」,即是能令人了別,了了分明。
智境有這樣的功能,識境亦有它自己的功能,那便是「隨緣」。「隨緣」的意思是依隨著緣起而成顯現。這裡所說的緣起,不是一般所說的「因緣和合」,今人說「因緣和
合」只是說一間房屋由磚瓦木石砌成;一隻茶杯由泥土瓷釉經工人燒製而成,如是等等。這裡說的是甚深緣起,名為「相礙緣起」,相礙便是條件與局限,一切事物成立,都要適應相 礙,例如我們這個世間,呼吸的空氣,自然界的風雷雨電,如是等等都要適應。尤其是對時空的適應,我們是三度空間的生命,所以我們必須成為立體,然後才能夠在這世間顯現。這重緣起,說為甚深秘密,輕易不肯宣說,因為在古時候一般人很 難瞭解,不過對現代人來說,這緣起便不應該是甚麼秘密了。
這樣來認識如來藏,便同時認識了智識雙運界,二者可 以說為同義。於說智識雙運時,其實已經表達了文殊師利法門 的「不二」。
四 結語
上來已經簡略說明密意、智識雙運與如來藏,同時亦據 呂徵先生的觀點,說明「無經不載如來藏」,因此凡不是正面 說如來藏的經論,都有如來藏為密意,也即是說,經論可以用 法異門為言說來表達,但所表達的密意唯是如來藏(亦可以說 為唯是不二法門),因此我們在讀佛典時,便應該透過法異門 言說,來理解如來藏這個密意。
例如說空性,怎樣才是空性的究竟呢?如果認識如來 藏,就可以這樣理解:一切識境實在以如來法身為基,藉此基上的功能而隨緣自顯現,顯現為「有」,是即說為「緣起」,緣起的意思是依緣生起,所以成為有而不是成為空。那麼,為甚麼又說「性空」呢?那是依如來法身基而說為空,因為釋迦將如來法身說為空性,比喻為虛空,還特別聲明,如來法身只
能用虛空作為比喻,其餘比喻都是邪說,這樣一來,如來法身基(名為「本始基」)便是空性基,因此在其上顯現的一切識 境,便只能是空性。此如以水為基的月影,只能是永性:以鏡 為基的鏡影,只能是鏡性。能這樣理解性空,即是依如來藏密
意而成究竟。
以此為例,即知凡說法異門實都歸趣如來藏,若不依如 來藏來理解,便失去密意。因此,本叢書即依如來藏來解釋一 些經論,令讀者知經論的密意。這樣來解釋經論,可以說是一 個嘗試,因為這等於是用離言來解釋言說,實在並不容易。這 嘗試未必成功,希望讀者能給予寶貴意見,以便改進。
談錫永
2011年5月 19 日七十七歲生日
目錄
總序
導論
一、關於《大圓滿直指教授》
二、關於《心經頌釋》
上篇: 《大圓滿直指教授》(下列題目為譯疏者所加)
甲一、序分
一、標題
二、敬禮
三、述意
四、直指
甲二、正分
乙一、內覺性
五、心本性
六、心相
七、常斷
八、三身
九、制心
十、心喻
十一、修心
十二、觀心
十三、俱生覺性
十四、究竟
十五、四乘
十六、四厥
十七、一時
十八、無見
十九、無修
二十、無行
廿一、無果
廿二、中道
廿三、外求
乙二 、外顯現
廿四、顯現
廿五、差別
廿六、現象
廿七、赤裸
甲三、後分
廿八、結語
譯者後記
下篇:《心經》頌譯
一 、外 義──基續
二 、內義── 道續
三 、密義── 果續
附錄
一 、諸宗般若差別
二 、《 六金剛句 》 說略
三 、《 六金剛句 》 說密
購物說明
商品示意圖僅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商品為準!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有聲出版品及食品,因性質特殊,一經拆封,即不接受退貨。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