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佛文化

商品介紹 PRODUCT LIST
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經(二版)
商品編號:
優惠價:$315 原價:$350
譯       者:後秦鳩摩羅什、蕭齊曇摩伽陀耶舍  譯
主  編  者:洪啟嵩  主編
系列集數佛法常行經典系列 01
出  版  社全佛文化              
初版日期:1996年10月
二       版:2023年07月
語       言:繁體中文               
規       格:平裝 / 15 x 21 cm

ISBN 978-626-98421-1-7



 

 

內容簡介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本經圓滿地講述法界的實相、諸佛的境界。在經中揭示了過去如來曾宣說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階位,其皆是方便說、權說的講法,而如來真正想宣說的是究竟一乘,也就是佛乘。

       因此,《法華經》可謂是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突出的重點在於會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實,揭示出「久遠實成」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會三歸一」、「開權顯實」、「開跡顯本」乃是貫穿《法華經》的根本看法,也就是《法華經》的見地、正見。

       而《無量義經》是佛陀宣說《法華經》之前所說的法,在教判上占著開權顯實的重要樞紐位置,古來以本經為《法華經》的開經,本書完整收錄此二部經典。

 

《妙法蓮華經 ‧ 無量義經》目錄

目錄

佛法常行經典的出版因緣
凡例
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經序

無量義經…………………..蕭齊 曇摩伽陀耶舍譯
序…………………………..蕭齊 劉虬作
德行品第一
說法品第二
十功德品第三

妙法蓮華經………………..後秦 鳩摩羅什譯
卷一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卷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卷三
藥草喻品第五
授記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法師品第十
見寶塔品第十一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勸持品第十三

卷五
安樂行品第十四
從地踊出品第十五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卷六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囑累品第二十二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卷七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後序…………………………後秦 僧叡述


 

《妙法蓮華經 ‧ 無量義經》出版因緣

佛法常行經典是承繼著佛菩薩經典及三昧禪法經典之後,再編輯的一套佛經系列,希望與前述的兩套經典一般,能夠帶給大衆佛法的甚深喜樂。


常行經典的編輯有兩個方向:一是普遍,本系列所選編的經典是全體佛教或各宗派中,必備的常用經典。二是精要,這些選編的經典不只普遍,而且涵蓋大乘佛法的各系精要,是每一位佛教徒都應該仔細研讀的根本經典。因此,我們除了有些常行經典,如《金剛經》、《心經》、《維摩詰經》等等,已在其他系列中編出,以及部份經典如《華嚴經》、《大寶積經》等,本身可以單獨成套之外,大都匯集於此處出版。


另外,這一套經典的產生,也可以說是教界大德與讀者催生的結果。因為我們開始推出一連串的經典系列,原本是為了推廣佛經閱讀丶修持的新運動,希望使佛經成為我們人間生活的指導書,而不只是課誦本而已,並且圓滿「生活即佛經,佛經即生活」的目標。我們認為在這機緣的推動之下,以前可能只有百人完整閱讀過的佛經,會變成千人,乃至萬人閱讀,並使經典成為生活中的內容。而且在我們的編輯策劃下,當一個人他想要依止一位佛丶菩薩或一類法門修持時,他只要隨時攜帶一本編纂完成的經典,就可以依教奉行。如果這種方式推廣成功的話,實在是一場閱讀與修行的革命,能使生活與佛法完整的結合。因此,雖然大衆十分訝異於我們竟然有勇氣去推動這麼艱難的工作,但是我們的心中只有歡喜。


也因為這樣的理念,剛開始時,許多常行的流通經典,並沒有列為第一波出版計劃。但是教界大德與讀者們,卻十分期望看到我們編輯這些常行經典的成果, 並且能再予普遍推廣。對於他們的肯定,我們心中十分感激,並且從命編出。


正如同《法華經》中所宣說的:偉大的佛陀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間,這一大事因緣就是要使衆生開、示丶悟丶人佛陀的知見。也就是說:佛陀出現於世間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我們具足佛陀的智慧,與他一樣成為圓滿的大覺如來。佛陀的大慈大悲深深的感動著我們,也讓我們在半夜之中觀空感泣。佛陀的大願,是那麼廣大,微小的我們要如何去圓滿佛陀的心願呢?現在我們只有用微薄的力量將具足佛陀微妙心語的經典編輯出來,供養給十方諸佛及所有的大德丶大衆。
佛法常行經集共編輯成十本,這些經典的名稱如下:


一、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經
二、悲華經
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勝鬘經、如來藏經
四、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五、金光明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六、楞伽經、入楞伽經
七、楞嚴經
八、解深密經、大乘密嚴經
九、大日經
十、金剛頂經、金剛頂瑜伽念誦經
我們深深期望透過這些經典的導引,讓我們悟入無盡的佛智,得到永遠的幸福光明。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妙法蓮華經 ‧ 無量義經》序

《無量義經》有前後兩譯:

  • 劉宋求那跋陀羅(德賢)所譯一卷。
  • 蕭齊建元三年(西元四八一年)曇摩伽陀耶舍(法生稱)所譯一卷。

前譯今不傳,僅傳有後譯及同時代劉虬居士的序。

經名的由來,是同經內多處,佛自己稱此經為《大乘無量義經》,而同時也是由於此經的主旨是眾生「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故得此名。

有關本經在《說法品》之初說:「如來不久當般涅槃」又說:「如來得道以來四十餘年」故表示出是佛陀成道後四十餘年的晚年的說法,若再綜合《法經經》〈序品〉所說:「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此經已,即於大眾中結跏趺坐,入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則可推定是在宣說《法華經》不久之前。因此,若《法華經》是最後八年所說的法,則本經應是八年中最初的說法。

本經不僅是正當《法華經》之前的說法,〈說法品〉裡曰:「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曾顯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說明本經認為往昔的說法為方便說,本經以後的說法,也就是《法華》的說法為真實說。故本經是由《法華》以前的方便經(權經)一轉為法華真實經(實經)的先序,也就是占著開權顯實的樞紐地位,尤其是制定法華以前和法華的權實的根據,故在教判上占著重要位置。古來以本經為《法華》的開經,與結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併稱為「法華三部經」,也就是基於此理由。

本經第一的〈德行品〉是序分,第二的〈說法品〉是正宗分,第三的〈十功德品〉是流通分。

〈德行品〉敘述一會大眾讚歎佛德,以「大哉大悟大聖王」為始的偈頌是讚佛頌的名品。

〈說法品〉是以大莊嚴菩薩為對告眾說疾得成佛的無量義法門。本經的特色就存在此品中。其要點為本、來、今皆是性空寂,超越生滅變化的,說其實相為無相法空,然而眾生不知此,墮差別見,輪迴六趣,受諸苦毒。於是,佛觀察眾生的根欲,應其根欲之不同,說無量義法,雖然是說法無量、義無量,其不外是出於無相法。由此空無相及根性不同說無量之法,但結果仍歸於無相之一法,證此義則能速成無上佛道。

〈十功德品〉是佛接續前品,說本經有十種不可思議的功德力,能令人速成無上菩提,並將本經付囑大莊嚴菩薩及八萬大菩薩,諸大菩薩也誓願滅後弘經。

《妙法蓮華經》在中國佛教十分的流行,研究及實踐其修法者十分的多。大乘佛法興起之後,佛教中有了三乘的思想。以「聲聞」、「縁覺」為「二乘」或「小乘」,以「菩薩」為「大乘」。而《法華經》提出了「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來融會三乘為一乘。並以「聲聞」、「緣覺」二乘為方便說,「二乘」亦終究要成佛,開了「迴小向大」的門徑。

本經流布極廣,在中國佛教思想中,我們可從僧傳義解篇中,看出研究之眾。而「天台宗」更以之為「純圓獨妙」,將《法華經》作為該宗的根本經典。所以中國民眾普遍將《法華》、《華嚴》二經視為「經王」,可見其傳持之盛了。本經不只深深的影響中國,而出現了「教、觀雙美」的「天台宗」,更東傳日本,開啟了日本的天台信仰。「日蓮上人」更依之創立了最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日蓮宗」,成立了以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即可成佛,即所的「唱題成佛」的新宗派。今日,日本的新興宗派,可說大多脫胎於「日蓮宗」。

《法華經》的流布之廣、研究之眾、註釋之多與信仰之盛興文化影響之大,實在是令人驚異的。《法華經》能形成如此大的影響力,絕非偶然。

在歷代所譯的《法華經典》中以姚秦‧弘始八年(四○六年)鳩摩羅什所譯的《妙華蓮華經》,最為流行,略稱為《法華經》。(中略)

歷代以來所廣泛流傳、講解註疏,都是根據鳩摩羅什的譯本。羅什譯本原是七卷二十七品,且其〈普門品〉中並無重誦偈。但後人將南齊‧法獻共達摩摩提所譯的《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和北周‧闍那崛多譯的《普門品偈》收入什譯,構成七卷二十八品。其後又將玄奘譯的《藥王菩薩咒》編入,而成了現行流通本的內容。今依其品次,簡介如下:

〈序品〉:敘述佛在耆闍崛山說《無量義經》後,即入三昧示現瑞相,表示將說《法華》的緣起。

〈方便品〉:說明世尊出世為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並宣說佛法唯有一乘,說二(乘)或說三(乘)都只是方便而已,並非究竟。

〈譬喻品〉:舍利弗於佛前受記,佛為宣說火宅四車的譬喻,進一步說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意旨。

〈信解品〉:須菩提、摩訶迦葉等聞佛說法,歡喜踴躍,即以長者窮子譬喻,體現領會佛意,深信理解。

〈樂草喻品〉:佛說三草二木,以喻眾生的根機有別,隨其所堪能而為說法。

〈授記品〉:佛為摩訶迦葉等四大聲聞授記。……

 

 

《悲華經》主編者簡介

主編者  洪啟嵩禪師
國際禪學大師、禪畫藝術家及暢銷書作家,被譽為「21世紀的米開朗基羅」、「當代空海」,現任中國佛教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大學講座教授、雲岡石窟研究院首席顧問。二十歲開始教授禪定,海內外從學者無數,2018年完成金氏紀錄世界最大畫作「世紀大佛」,畢生致力推動人類普覺運動,開啟覺性地球。

其歷年來在大小乘禪法、顯密教禪法、南傳北傳禪法、教下與宗門禪法、漢藏佛學禪法等均有深入與系統講授。著有《白話華嚴經》等〈白話佛經〉系列;《禪觀秘要》、《通明禪禪觀》等〈禪觀寶海〉系列;《密法總持》、《現觀中脈實相成就》等〈密乘寶海〉系列;《楊枝淨水》等〈觀音傳十萬史詩〉系列等,並主編多部主題經典系列集成,如〈三昧禪法經典〉、〈佛法常行經典〉系列等,著述主編書籍逾三百部。

 

 

 

 

試閱/試聽

 

 

 

 

 

 

相關商品
如何修持法華經
NT$ 220
NT$ 198
法華經導讀 (上)
NT$ 220
NT$ 187
法華經導讀 (下)
NT$ 240
NT$ 204
法華經的修鍊
NT$ 250
NT$ 225
限量組合 —《法華經的修鍊》有聲CD+《如何修持法華經》
NT$ 400
NT$ 360
回商品列表
CLOSE

購物車 (0)

TOTAL:$0
無購物資料
庫存狀態文字
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忘記密碼?
立即結帳

為簡化流程,第一次購物您不需要加入會員就可以直接進行購物。完成訂購後,系統將自動將您升級為會員。

會員個資權益條款/會員服務條款

 

歡迎您加入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網路書店的會員(以下簡稱全佛文化),增進會員的福祉及保護個人隱私是我們最重要的經營理念。以下的條款請您耐心閱讀,以便能夠確實保障您的權益。

 

一、個人資料權益保護告知事項

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在取得您的個人資料時,需告知下列相關事項並得到同意。

(一)取得之目的﹕為了用來記錄客戶的個人訂單以及配送商品的用途、最新特惠訊息及提供會員個人化之推薦服務。

(二)取得之內容﹕姓名、聯絡方式......等,詳如會員資料表。

(三)運用個人資料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1. 期間、方式:提供個人資料後,以電腦或其他方式持續給與關懷與服務。

2. 對象、地區: 全佛文化、與全佛文化有業務往來者及地區。

(四)就提供之個人資料,行使查詢、閱覽、複製、補充、更正,您得登入會員中心自行辦理;停止蒐集、處理、運用或刪除及無法登入會員中心,需提出證明資料向客服中心申請辦理。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得不依您的請求辦理。

(五)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個人資料,若拒絕提供所需之個人資料或提供不完全時,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供之關懷與服務可能有所疏漏。

 

二、個人資料安全注意事項

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是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重要的經營理念,在未經會員同意之下,我們絕不會將會員的個人資料提供予任何無關之第三人。

(一)為了確實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我們全程使用SSL128bits最高等級加密,絕不會將您的會員及購買資料洩露給第三者,所以會員、消費者可以放心在本商店購物。

(二)會員請妥善保密自己的網路密碼及個人資料,不要將任何個人資料,尤其是網路密碼提供給任何人。在使用完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後,務必記得登出帳戶,若是與他人共享電腦或使用公共電腦,切記要關閉瀏覽器視窗。

 

三、服務會員事項

(一)提供會員資訊﹕透過各種電子雜誌、電子郵件、郵件、電話等,提供各種資訊與服務。

(二)提供會員個人化專屬服務﹕就會員購買紀錄、心靈網路書店網站之瀏覽紀錄、所瀏覽之內容或廣告及其他關連事項、針對民調、活動、留言版等之意見、使用服務之內容,依客戶之個人屬性,進行個人化之分析作業、以便提供會員專屬之服務。

(三)回覆客戶之詢問﹕會員可以使用電子郵件、郵件、傳真、電話或其他任何直接間接聯絡方式向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出詢問,或與客服中心聯絡,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回覆。

 

四、其他

(一)配合交易行為﹕會員對商品或勞務為預約、下標、購買、參與贈獎或其他交易時,我們為了完成商品配送、勞務提供、價金給付及相關之服務等,而請會員配合回答詢問或其他完成交易所必要知行為,會員均應配合。

(二)對於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個資提供﹕會員對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商品或勞務為預約、購買、參加贈獎活動或其他交易時,我們只在該交易必要範圍內,將會員之個人資料提供予該服務提供者,並由該服務提供者負責管理個人資料。我們會以規約課予服務提供者擔負保障會員隱私之責任;並告知其侵害會員權益,將有民刑事責任。但無法保證服務提供者會必然遵守。詳細內容,請向各別服務提供者洽詢。

(三)提供個人化專屬服務時,亦可能於上述規定之目的以外,利用個人資料。此時將在該個人化專屬服務之網頁載明其要旨並取得您同意。

隱私權保護/隱私權政策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http://www.buddhall.com)為一提供線上交易服務之網站,為保護網站使用者所提供之個人資料,故制定下列條款以為隱私權保護:

 

一、使用者資料之蒐集目的:

此資料的蒐集目的,係為確認於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進行交易服務行為,或取得資訊的使用者,其身份確認及提供有關服務之用,範圍如下:使用者應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之要求而留存之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帳號等個人資料。

 

二、使用者資料的使用:

經過讀者同意所登錄的資料,只作為寄送商品、連絡讀者、訊息傳遞、內部分析或商業服務用途,絕不提供任何第三人使用或移作其他用途。

但如在下列情形下,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可能將個人資料提供予第三人使用。

為了提供服務或優惠權益,需要提供第三人使用會員資料時,本網站將充分說明後,由會員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此優惠服務。

司法單位要求提供特定個人資料,將在司法單位正式程序下,作必要的配合。

 

三、個人資料之修改:

使用者可隨時利用帳號和密碼更改所輸入個人資料。但交易記錄、付款資料所留資料,則不在此範圍內。

 

四、資料之安全保護: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將盡力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保障所有資料安全。

 

五、網頁的使用:

為服務使用者,全佛文化網路書店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連結,使用者可經由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並不保護使用者於該等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六、隱私權保障條款的修正權利:

本條款將因應科技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或其他環境變遷之因素而作適當的修改,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的立意。該修改過之條款亦將立即刊登於網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