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佛文化

商品介紹 PRODUCT LIST
覺不離身
商品編號:
優惠價:$120 原價:$120
編       著:洪啟嵩
出  版  社全佛文化                                                 
出版日期:2025年02月
語       言:繁體中文                                                               
規       格:精裝 / 8.5*12.8cm
ISBN  978-626-98421-5-5
*大量倡印請詳網頁說明*

 

內容簡介

開悟的禮物——《覺不離身》
生生世世不離覺的覺心寶鑑
開啟大覺時代的覺悟進行曲
無上密藏有緣現悟的隨身寶典

 

「此法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心要,也是佛法的究竟核心;

當此法開啟時,現前覺了相應於此法的啟動,

我已無關緊要,無我亦無我所。如是的不受於現有。」

—洪啟嵩禪師

 

《覺不離身》不僅是個人修行的覺心寶鑑,更是一部啟發眾生、成就自他圓滿的最深祕徑。


透過契入偈頌,現觀法身光明的現起。不只自心生覺,更以覺布施,當受者生起覺悟、所行生福,乃至相續的再行以覺布施,更生起無盡相續的覺力,燈燈無盡,最終將使「全佛法界」燦然現成,地球同成淨土。


〈覺不離身〉更是上報佛恩、父母恩、眾生恩與國土恩所顯現的法門,憶念這四恩具足的法界深恩,而深悟「大覺不離」是真實的知恩之行,善巧令他人發菩提心、覺知「大覺不離」的實相,更是無上的報恩行。

 

善用〈覺不離身〉法門於生活各個層面,從胎教、教育、事業、疾病到臨終助念、中陰等,為自己或為他人誦讀,以覺於身心,善使身心安康具福、淨業順成,生生世世以覺續身,終至究竟圓滿。


作者洪啟嵩禪師,悲心徹髓,顯露眾生全佛、即身成就祕要,集畢生最勝教授於《覺不離身》偈頌中,是人人自覺、覺他,迅速成就佛陀圓滿大悲、大智、大定、大福的無上祕寶。

 

大力推薦

「應當勸發每個人宣揚〈覺不離身〉法要,促得十萬人開悟解脫,具足圓滿的福德。」——楊光祚居士  國際風水名家、前十方禪林基金會秘書長
 

 

加入倡印《覺不離身》


《覺不離身》甫推出印即突破25,000冊!

每一冊都是一個眾生覺悟的善緣,一冊一緣,千冊千緣,萬冊萬緣,人間覺燈無盡,助天下人覺不離身,和平地球,淨土人間!


「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因緣,因為這代表我們不只能夠超越這世界的種種障礙,也將能使這世間趣入究竟的覺悟。我們不只能夠讓自己圓滿開悟解脫,也能讓這個世界充滿種種的福德因緣,所有眾生都成了佛,讓這個地球成了淨土,讓這法界成了淨土。」—洪啟嵩禪師


《覺不離身》單冊定價NT120
一書一燈倡印福田:

□10冊10緣   ∣1,000元
□50冊50緣   ∣4,800元
□100冊100緣 ∣9,000元
□111冊百緣  ∣10,000元
□555冊五百緣∣50,000元
□1200冊千緣 ∣100,000元


倡印發起單位:台灣覺性地球協會
連絡處:覺性會舘.心茶堂 (02)22198189
倡印善款匯入帳號: 3199-717-004291合作金庫(006) 大坪林分行
                      戶名:台灣覺性地球協會

 

點擊加入倡印《覺不離身》
 

 

《覺不離身》作者序

吉祥的序曲
       《覺不離身》覺心寶鑑,是我為了自己的方便增上,所設計的典籍。〈覺不離身〉的教法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教授,也是佛法的究竟核心。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時只有吉祥的法悅。我生生世世隨身都將帶著這手冊,成為我生命與教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生活中隨時如實相應而作。在每天或晨起或睡前,都將誦讀此〈覺不離身〉的覺心寶鑑,一以自利、二以利他。


       有人或許會問道:「這詩偈不是你寫的嗎?為何還要讀誦?」但是我會回答:「也是,也不是。」為什麼呢?因為從表義上而言,這是在緣起中由現空的我,透過了如是因緣所示的身、語、意所表述,因此也可以說是由我所造。但究竟實義上則不然,因為這是法界中諸佛法身的流行,與大眾的清淨自性所現,這樣的現前法性與我是無關的。因此真正的作者是諸佛與大眾的清淨法身。我不敢掠美;這與我無干。因此而說:「也是,也不是。」


       對於此緣的現成,我心中只有感恩諸佛如來與一切清淨體性緣起若斯,法界呈淨,如實法身流行,現前吉祥圓淨。這就如同在《大方等大集經》中佛陀的開示:「諸佛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以常住故一切法界不可知見、不可遠離、不可修滅。」所以這究竟的實相是不可遠離的,如是的〈覺不離身〉,大覺恆不離身,法爾清淨。


       也因此,當每日誦讀〈覺不離身〉一偈或全部隨緣三偈時,我們都將現觀法性光明的現起,就像《維摩詰經》中的無盡燈法門一般,一燈燃起一燈,而燈燈無盡,成為無盡的燈明。為什麼呢?因為這是法身究竟緣起的體性清淨緣生;從法界體性智中的大悲光明現起,念念覺然,依於法、報、化三身諦理,而層層妙轉無盡燈明。


       緣起的現空體性轉成大悲清淨一念,緣起於無始法界淨明,這就是《楞嚴經》中覺中必明的理趣。無分別的覺明現成,成為清淨念念的勝緣,透脫法界,示現成就實報莊嚴,顯現於淨心妙色。再以心物不二的究極導能,現於淨妙量子訊息,而入於無際幻化的現空實境。如是如幻不可得,以銘於現成世界。這現空法身至於清淨一念,乃至於不壞的清淨心、物、色、息,轉化成為現前法界的清淨萬相,就是我等誦持〈覺不離身〉無盡燈明的諦理。如是淨明心量,一燈燃起一燈,而燈燈無盡,如斯法界有情遍覺,一切世間國土成淨。即是法身毘盧遮那大日如來的遍照光明顯現,勝法的究竟秘要現成。


       如是每日的淨誦,不只是覺悟法爾自心,亦是覺中必明,以覺現明燃起大覺燈明。發出究竟清淨的覺能,照顧自己的家人、朋友及一切的有情,普願一切眾生覺悟成佛,並使家庭、公司、工作場域、台灣、地球乃至法界同受淨能;善使天災、人禍、疾疫、戰爭消弭,同向究竟的清淨佛土,因為在諸佛眼中,這才是真正的實相。因此,隨身攜持,隨心淨誦〈覺不離身〉是吉祥的法界大覺進行曲,眾生同受圓滿勝福。


       其次,現生中的一切生命與生活眾緣,不管是行、住、坐、臥,乃至於生、老、病與寂滅,都應當如實相應於〈覺不離身〉。在《雜阿含經》中佛陀如是的宣說:「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來自知成等正覺,顯現演說,分別開示。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苦陰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苦陰滅。」如是了悟這實相的法門是法爾現成的,如來出世與否,法性常住,而如來是自知而成等正覺,並開示了自悟的無明盡滅不可得的大覺不離勝法,如是體證〈覺不離身〉是普遍現成於無盡法界。


       而我們應當如是的善用於我們的生活中,例如於胎中持誦此〈覺不離身〉法偈,以安於母親、胎兒,身心安康具福,覺性現成。胎兒生育,幼兒亦可持誦如是隨緣諦聽,以應於我所宣說的「全生教育」,從投胎、受胎、初生,童子、少年、青年、壯年、老年乃至寂滅、中陰時,都能同持於此勝覺大用,以具足福德、智慧。而於生病時,也應持誦,以覺於身心,善使身心康健覺悟。於工作、事業應時因緣而持,亦當善使淨業順成,一切吉祥。而臨於寂滅者,亦為彼等誦持〈覺不離身〉法偈,以應於大悲相應,生生世世以覺續身,終至究竟圓滿。因此,我乃宣說這是生生世世受用的「覺心寶鑑」。


       我一直深思《中論》偈的「從用生福德,罪生亦如是」,在《中論》青目菩薩的解說中說道:「復有從用生福德,如施主,施受者,若受者,受用,施主得二種福:一、從施生;二、從用生。」如是我們以覺布施,不只自心生覺,而且亦能令受者生起覺悟;而當受者所行生福,乃至於相續的再行以覺布施,那就更生起無盡相續的覺力,使覺施及受者就如同燈燈無盡的無盡燈一樣,迅疾成就無上的菩提。而這也就是我一直期待大家能推廣〈覺不離身〉法門,給家人、朋友,乃至於一切的有情;並且能使他們再行普傳,一層一層相續無盡的傳播功德相續。大家同具最上的福德、菩提,最終這將使「全佛法界」燦然現成,這也是大悲相續,眾生全佛,法界同成為淨土的勝緣。


       我已於一切無求亦不可得,只是期以大悲為命,相續於諸佛的事業,也期待大家有緣同行,同入諸佛法海,同證於圓滿的大覺,為自己、家人、朋友、眾生、地球、法界,多做一分無所得的大覺事業。


       就如同標題中所言,這是一部「吉祥的序曲」,在法界中吟唱著大家「自性的歌聲」,那是現空寂滅的光明真言。就如同《雜阿含經》中所述:「無所取者,亦無所求,無所求者,自覺涅槃。」如是而大悲性起。那是「本覺現成,覺不離身,始覺圓滿,不受現有」的法爾實相。

       祈願大家自性中最勝利的大願圓成:
       眾生全佛  法界共成清淨佛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一切體性如來


吉祥者洪啟嵩
佛曆二五六七年  二○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覺不離身》目錄

作者序


首部曲—大覺不離偈


二部曲—大覺不離身


三部曲—佛不離身  如來不離心
 


 

《覺不離身》作者簡介

洪啟嵩,為國際知名禪學大師。年幼深感生死無常,十歲起參學各派禪法,尋求生命昇華超越之道。二十歲開始教授禪定,海內外從學者無數。

其一生修持、講學、著述不輟,足跡遍佈全球。除應邀於台灣政府機關及大學、企業講學,並應邀至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俄亥俄大學,中國北京、人民、清華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復旦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演講。並於印度菩提伽耶、美國佛教會、麻州佛教會、大同雲岡石窟、廣東南華寺、嵩山少林寺等地,講學及主持禪七。創辦南玥覺性藝術文化基金會、印度菩提伽耶全佛公益信託,現任中國佛教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大學講座教授、台灣不丹文化經濟協會榮譽會長。

畢生致力以禪推展人類普遍之覺性運動,開啟覺性地球,2009與2010年分別獲舊金山市政府、不丹王國頒發榮譽狀,2018年完成「世紀大佛」巨畫,獲金氏世界記錄認證「世界最大畫作」(168.76公尺X71.62公尺),2020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歷年來在大小乘禪法、顯密教禪法、南傳北傳禪法、教下與宗門禪法、漢藏佛學禪法等均有深入與系統講授。著有《白話華嚴經》等〈白話佛經系列〉;《禪觀秘要》《通明禪禪觀》等〈禪觀寶海系列〉;《密法總持》《現觀中脈實相成就》等〈密乘寶海系列〉;《楊枝淨水》等〈觀音傳十萬史詩系列〉等書籍,著述主編書籍近三百部。


 

購物說明
商品示意圖僅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商品為準!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收縮膜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特殊收縮包裝套組、有聲出版品、文創周邊產品等,因性質特殊,一經拆封,即不接受退貨。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試閱/試聽

《覺不離身》跋

〈覺不離身〉是知恩、報恩行


〈覺不離身〉是在上報佛恩、父母恩、眾生恩與國土恩中所顯現的法門。此時,心中深感諸佛如來的深恩啟悟,父母的養育慈愍,大眾及一切眾生的會遇恩德,國土如是的承載相緣。這些法界恩德,讓我能具緣開啟了這法門,祈願在佛陀的教化加持下,所有的眾生都能圓滿成佛。


今日在以書法鈔寫〈覺不離身〉的第三偈〈佛不離身  如來不離心〉時,憶念著佛陀及一切的有情,心中只有感恩。於是就將這一份的覺想,書寫下來與大眾參詳。


深觀〈覺不離身〉當能了悟這是報恩行持下,所現成的實相法門。在現觀當下的因緣時,深感法界的恩德。事實上,當體悟如來〈覺不離身〉的緣起實相之道時,感受到佛陀與父母深重的恩德,沒有父母的深恩,我何以能在這世間現生,又有何因緣而受佛大恩,體悟這究竟的法界實相。這時更能了悟這一切眾生及國土的恩德,沒有國土的大恩,何以長養我等的生命,而沒有一切眾生的共緣,更無以相續這覺的生命。


一切眾生在生生世世相互應緣中,更是有著互為父、為母的深刻勝因;所以在書寫〈覺不離身〉等相應諸法時,心中更生起了至深的體悟。我生來愚駑、福德鮮具,但因為有緣接觸了佛法,而產生了究竟的信心,所以能了悟至道,心中只有感恩。也因此,念念祈願所有眾生,悉能同成於無上菩提。所以,當〈覺不離身〉的實相法門開啟時,我深刻了解這不是我的愚痴所能解開的。這是諸佛慈悲的開啟,及大眾自性清淨法身所共具的大覺流行顯示,只是透過我的身、口、意因緣而宣說而已。因此,在〈覺不離身〉的法門開啟時,我心中惟一的祈願,乃是眾生圓滿成佛,讓我能深報大恩;更重要的是當大家圓滿成佛,祈願能允許我成為你們的弟子,希望不要因為我的駑鈍,而見棄於我。


什麼是知恩、報恩呢?佛陀在《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中,開示我們佛陀才是真正報恩者。佛陀說:「復次,須菩提!汝今當知,佛是知恩、能報恩者,正使有人作是問言:『誰是知恩、能報恩者?』應當答言:『佛是知恩、能報恩者。』何以故?如來因所行道、所學法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復護念是道是法。須菩提!如來所行所學者即是般若波羅蜜多,以是義故,如來名為真報恩者。
復次,須菩提!如來知一切法無作無作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復如實說一切法無作無作相,亦是如來真報恩者。」


如來以究竟的實相教法,開示於我等,令我等亦能如是,是真實的報恩啊!我等如是了悟後,當更能體悟,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諸菩薩眾說道:「我等思惟如是等功德利故,於如來所生大師想、生慈父想,常念佛恩,當報佛恩。何以故?得聞正法,不久當坐道場,轉正法輪,度脫一切眾生,皆令以得聞法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等當常念佛恩,當報佛恩,如是得聞於正法,不久當坐道場,成就無上正覺,並轉正法輪,度脫一切眾生皆令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念於佛恩、父母恩、眾生恩與國土恩,憶念這四恩具足的法界深恩,而深悟大覺不離。普願一切眾生〈覺不離身〉而圓滿成佛,如是更祈願能隨學於這一切諸佛,最後成就法界全佛,法界同成淨土。


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在東方上勝世界的喜王如來,曾為彼國的菩薩眾,開示釋迦世尊宣說報恩經的因緣道:「西方去此無量百千諸佛世界,有世界名娑婆,其中有佛,號曰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大眾圍遶,今欲為諸大眾說《大方便大報恩經》,為欲饒益一切諸眾生故;為欲拔出一切眾生邪疑毒箭故;為欲令初發意菩薩堅固菩提不退轉故;為令一切聲聞、辟支佛究竟一乘道故;為諸大菩薩速成菩提,報佛恩故;欲令一切眾生念重恩故;欲令眾生越於苦海故;欲令眾生孝養父母故。以是因緣故,放斯光明。」能知恩、報佛恩、報父母恩,而這知恩、報恩的行持,攝入了速成無上菩提的成就。而〈覺不離身〉是善妙的知恩、報恩勝行。


以〈覺不離身〉令自身迅成無上菩提,以報佛恩。而〈覺不離身〉是大覺現成的法身流行,是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開啟了無上菩提之道,能報父母及一切法界眾生深恩,使三世父母速疾成就無上的菩提。而我們也應當如同佛陀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教導阿難一般:「當念父母及善知識恩!是故知恩,常當報恩。善知識者是大因緣。」善知識是成佛的大因緣,我們應當依於善知識而迅疾成就,並應當發心成為自己的家人、親友、有情的善知識,以成就無上菩提。


佛陀具足無上的大悲、大智與廣大善巧,來導引教化一切眾生。像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就引述到樂神乾闥婆子,名為闥婆摩羅,他以七寶琴在佛前演出微妙勝音供養佛陀,但經中更演述佛陀的方便勝法:「爾時如來即入有相三昧,以三昧力令其琴聲遠聞三千大千世界,其音具足演說苦、空、無常、不淨、無我。放逸眾生聞此妙音具足演說如來知恩、報恩,久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佛陀如是的知恩、報恩,於無量的阿僧祇時劫中孝養父母。我等亦當如是的善學於佛陀以無量時劫,對父母孝養知恩、報恩,更應及於三世一切的父母,對所有的有情眾生知恩、報恩,並孝養一切的眾生父母,讓所有的眾生圓滿成佛,這才是真正的孝養之道。


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佛陀對喜王菩薩開示了究竟的知恩、報恩之道:「善男子!諦聽!諦聽!菩薩摩訶薩知恩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報恩者,亦當教一切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原來大恩,乃是相應於無上正覺。所以當我們知恩時,應當發起無上菩提心,而所謂的報恩,是教導一切的眾生,使他們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此,更能了悟,為什麼如實了悟〈覺不離身〉是真實的知恩之行,徹了法界實相而悟知大覺不離自身。而以〈覺不離身〉善巧令所有的人覺知,以大覺不離的實相,遍達於法界一切的有情眾生,現前普令眾生〈覺不離身〉通達於法界實相,這是究竟的報恩行。


對於我等善受於佛恩者,當如實了悟佛陀的大覺,是法界的緣起實相,這實相是究竟而普遍的流行。在《大般若經》五○七卷中,佛陀開示道:「如來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諸法常無變易安住法界。一切如來現覺、現觀,既自現覺、自現觀已,為諸有情宣說、開示、分別、顯了,令同悟入離諸妄想分別顛倒。」佛陀自成現覺、現觀,如是為我們開示這大覺現成不離的實相,如是令我等同以悟成〈覺不離身〉。而在《小品般若經》中,須菩提亦受於佛恩而發願道:「世尊!我當報佛恩。如過去諸佛及諸弟子教,如來住空法中亦教學諸波羅蜜。如來學是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我今亦當如是護念諸菩薩。以我護念因緣故,諸菩薩當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為任何一位受佛恩者,所應當報佛深恩之事,所以〈覺不離身〉亦當成就眾生圓滿於無上菩提。


此外,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談到佛陀為五百名群賊示教令喜,而宣說種種勝法。這五百人聞法歡喜,而身心從受深傷而平復,於是他們立時而發無上菩提心,並說偈道:
「我等已發心,  廣利諸眾生;
應當常恭敬,  隨順諸佛學。
念佛慈悲力,  拔苦身心安;
應當念佛恩,  菩薩及善友,
師長及父母,  及諸眾生類,
怨親心平等,  恩德無有二。」


這真是佛陀的廣大方便,而令這五百位罪業大眾發願成佛,感念佛恩、菩薩恩、善友及師長、父母、眾生恩。佛陀恩德如是不可思議。如是當了悟一切眾大覺不離,一念現成〈覺不離身〉。


佛陀也曾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教誨阿難道:「菩薩勤求精進,欲莊嚴菩提,欲報佛恩,常當憶念一切眾生,如一子想。」如是憶念一切眾生如同惟一的親子,精進的自覺覺他,同成於無上菩提。如是在〈覺不離身〉的實相中,報恩心生自然是由空寂實相的大悲心所起,大悲心是一切菩薩的最大力量來源,是我們成就自他圓滿的最深秘徑。在《大智度論》中說:「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菩薩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故得作佛。」這裡宣說了大悲是究竟的功德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更是諸佛的祖母;因為大悲心的生起,得證了般若波羅蜜,而由般若波羅蜜方得以成佛。


所以〈覺不離身〉是知恩、報恩行,為成就圓滿的大覺而不離,必然發起大悲菩提勝願。由如此的無上勝願,必然了悟了法界遍覺實相,而體證〈覺不離身〉,由〈覺不離身〉更生起了甚深的大悲,如是循環相續,終至圓滿無上菩提。大悲心是如是的緊要,在《大丈夫論》中說:「不念恩人無有悲心,若無悲心不能行施,若不施者不能濟渡眾生生死。」我們應當知恩、念恩,如是〈覺不離身〉,如是使一切眾生〈覺不離身〉,而成就無上菩提。


心中有太多的話,要宣說明了以報恩於大眾,而這一切是覺行現成而無所得的。在《放光般若經》中說:「最第一義非身、口、意所作,亦不離身、口、意,得第一義以諸法之等。是故,第一義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亦不得最第一義而行菩薩事。」一切諸法的究竟第一義如是的遍行〈覺不離身〉而不可得。但如是不可得不離於現前的「覺不離身、口、意」。這麼的法爾自然,如是的現成。


最後我以《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中,普賢菩薩的究竟開示來感恩大眾,供養大家。普賢菩薩開示道:「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入不思議方便法門。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成正覺。」各位大德啊!我們應當善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而一切大眾的心也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就無上大覺,這才是如來成就無上正覺的實義。於是我們現觀了大家是〈覺不離身〉,亦都是現前的佛陀,這才是〈覺不離身〉的知恩、報恩行。


這如同《大般若經》五七九卷中,舍利子告訴滿慈子(富樓那)尊者說:「若諸有情自行布施修餘福業,菩薩勸彼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如是菩薩所獲福聚,於餘有情布施福業,百倍為勝,千倍為勝,乃至鄔波尼殺曇倍亦復為勝。所以者何?菩薩勸發迴向之心,能令自身及有情類俱證無上正等菩提。」這裡所謂的「鄔波尼殺曇」(upaniṣadam)意為極微,這裡反向意為菩薩迴向無上正覺的功德,具有如同極微數般的無量倍。我們當知菩薩勸發迴向之心,能令自身及有情眾俱同證於無上正等菩提。因此,我們應當讓自己、家人、親友、同事,令萬人、十萬人、百萬人,乃至無數的一切人,都能如是的〈覺不離身〉而同證大覺,亦應當善妙行持讓大家同具無上福德,再幫助一切有情成就無上的菩提。


善哉!善哉!眾生皆是圓滿的佛陀!
是全佛!是全佛的法界!是全法界的淨土。當我們大家都如此的現觀時,這世界何得不能現成圓滿!

 

吉祥者  洪啟嵩  二○二五年一月十四日

 

相關商品
千手觀音(觀音大傳二部曲)
NT$ 1200
NT$ 1080
地藏菩薩大傳—地獄救度之王
NT$ 480
NT$ 432
密法總持—密意成就金法總集
NT$ 650
NT$ 585
白話華嚴經-全套(共八冊)
NT$ 5440
NT$ 4080
禪觀秘要
NT$ 1200
NT$ 1080
虹彩光音第一輯(限量藏書盒紀念版)共七冊
NT$ 1790
NT$ 1611
開悟之前—七個日夜迴照自性的印度講堂
NT$ 350
NT$ 315
回商品列表
CLOSE

購物車 (0)

TOTAL:$0
無購物資料
庫存狀態文字
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忘記密碼?
立即結帳

為簡化流程,第一次購物您不需要加入會員就可以直接進行購物。完成訂購後,系統將自動將您升級為會員。

會員個資權益條款/會員服務條款

 

歡迎您加入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網路書店的會員(以下簡稱全佛文化),增進會員的福祉及保護個人隱私是我們最重要的經營理念。以下的條款請您耐心閱讀,以便能夠確實保障您的權益。

 

一、個人資料權益保護告知事項

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在取得您的個人資料時,需告知下列相關事項並得到同意。

(一)取得之目的﹕為了用來記錄客戶的個人訂單以及配送商品的用途、最新特惠訊息及提供會員個人化之推薦服務。

(二)取得之內容﹕姓名、聯絡方式......等,詳如會員資料表。

(三)運用個人資料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1. 期間、方式:提供個人資料後,以電腦或其他方式持續給與關懷與服務。

2. 對象、地區: 全佛文化、與全佛文化有業務往來者及地區。

(四)就提供之個人資料,行使查詢、閱覽、複製、補充、更正,您得登入會員中心自行辦理;停止蒐集、處理、運用或刪除及無法登入會員中心,需提出證明資料向客服中心申請辦理。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得不依您的請求辦理。

(五)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個人資料,若拒絕提供所需之個人資料或提供不完全時,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供之關懷與服務可能有所疏漏。

 

二、個人資料安全注意事項

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是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重要的經營理念,在未經會員同意之下,我們絕不會將會員的個人資料提供予任何無關之第三人。

(一)為了確實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我們全程使用SSL128bits最高等級加密,絕不會將您的會員及購買資料洩露給第三者,所以會員、消費者可以放心在本商店購物。

(二)會員請妥善保密自己的網路密碼及個人資料,不要將任何個人資料,尤其是網路密碼提供給任何人。在使用完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後,務必記得登出帳戶,若是與他人共享電腦或使用公共電腦,切記要關閉瀏覽器視窗。

 

三、服務會員事項

(一)提供會員資訊﹕透過各種電子雜誌、電子郵件、郵件、電話等,提供各種資訊與服務。

(二)提供會員個人化專屬服務﹕就會員購買紀錄、心靈網路書店網站之瀏覽紀錄、所瀏覽之內容或廣告及其他關連事項、針對民調、活動、留言版等之意見、使用服務之內容,依客戶之個人屬性,進行個人化之分析作業、以便提供會員專屬之服務。

(三)回覆客戶之詢問﹕會員可以使用電子郵件、郵件、傳真、電話或其他任何直接間接聯絡方式向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出詢問,或與客服中心聯絡,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回覆。

 

四、其他

(一)配合交易行為﹕會員對商品或勞務為預約、下標、購買、參與贈獎或其他交易時,我們為了完成商品配送、勞務提供、價金給付及相關之服務等,而請會員配合回答詢問或其他完成交易所必要知行為,會員均應配合。

(二)對於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個資提供﹕會員對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商品或勞務為預約、購買、參加贈獎活動或其他交易時,我們只在該交易必要範圍內,將會員之個人資料提供予該服務提供者,並由該服務提供者負責管理個人資料。我們會以規約課予服務提供者擔負保障會員隱私之責任;並告知其侵害會員權益,將有民刑事責任。但無法保證服務提供者會必然遵守。詳細內容,請向各別服務提供者洽詢。

(三)提供個人化專屬服務時,亦可能於上述規定之目的以外,利用個人資料。此時將在該個人化專屬服務之網頁載明其要旨並取得您同意。

隱私權保護/隱私權政策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http://www.buddhall.com)為一提供線上交易服務之網站,為保護網站使用者所提供之個人資料,故制定下列條款以為隱私權保護:

 

一、使用者資料之蒐集目的:

此資料的蒐集目的,係為確認於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進行交易服務行為,或取得資訊的使用者,其身份確認及提供有關服務之用,範圍如下:使用者應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之要求而留存之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帳號等個人資料。

 

二、使用者資料的使用:

經過讀者同意所登錄的資料,只作為寄送商品、連絡讀者、訊息傳遞、內部分析或商業服務用途,絕不提供任何第三人使用或移作其他用途。

但如在下列情形下,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可能將個人資料提供予第三人使用。

為了提供服務或優惠權益,需要提供第三人使用會員資料時,本網站將充分說明後,由會員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此優惠服務。

司法單位要求提供特定個人資料,將在司法單位正式程序下,作必要的配合。

 

三、個人資料之修改:

使用者可隨時利用帳號和密碼更改所輸入個人資料。但交易記錄、付款資料所留資料,則不在此範圍內。

 

四、資料之安全保護: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將盡力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保障所有資料安全。

 

五、網頁的使用:

為服務使用者,全佛文化網路書店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連結,使用者可經由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並不保護使用者於該等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六、隱私權保障條款的修正權利:

本條款將因應科技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或其他環境變遷之因素而作適當的修改,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的立意。該修改過之條款亦將立即刊登於網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