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佛文化

商品介紹 PRODUCT LIST
蓮師大圓滿教授講記—藏密寧瑪派最高解脫法門
商品編號:10101804
優惠價:$252 原價:$280
作       者:洪啟嵩   著      系列集數:密乘寶海系列 3
出  版  社:全佛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7月
語       言:繁體中文          規       格:平裝 / 15 x 21 cm
ISBN 9789866936159
EAN  4718130006507
內容簡介

▌修行密法的究竟心髓,最高的解脫方便法門!
▌完整明解「智慧法爾解脫」蓮花生大士大圓滿教授的心要,幫助讀者掌握大圓滿的精華。

 

大圓滿是本來清淨,遠離一切染垢與清淨,沒有對立與分別,是密教寧瑪派最高解脫方便、最高修持法。而空前未有的最殊勝法——「智慧法爾解脫」,正是從蓮師心意流出,交付給移喜磋嘉佛母的大圓滿教授。行者若以相同的心意來領受,會有極大的受用與相應。


本書講說蓮花生大士所傳「蓮師大圓滿教授勾提」中的「智慧法爾解脫」,其為藏密寧瑪派最高的修持方法。字字句句直顯大圓滿的境界,讓讀者直接領受大圓滿心要,心中不起分別心,遠離一切清淨與染污,直顯本來面目,一切都是大圓滿,並成證如同蓮師的廣大圓滿境界。

大圓滿是藏密寧瑪派特有的密教法門,也是密法的究竟心髓,是最高的解脫方便。
 
大圓滿具有四個特色,這四個特色如果以佛法的見、修、行、果的觀點來講,大圓滿是:不立一切見、不立一切修、不立一切行、不立一切果。即是見、修、行、果四者都不立,這是了解大圓滿一個最簡單的特質。
 
此外,從正面直顯來看,大圓滿具有肯定的四個原則:自生、自顯、自解脫、自然。大圓滿代表一切本具,本來清淨。立大圓滿見,證入大圓滿的時候,就掌握到法性的本體,一切現前大圓滿,一切都是自生。
 
而且大圓滿具有無實、廣大、獨一、任運四種果德,進入大圓滿時,必須有一個方向來導引,因為進入大圓滿時,是全部都是一如的,就連引導行者證入大圓滿的上師,也共同融入究竟法性。因為上師也是法性所顯,所以可以說是體性自身的究竟灌頂。若就第一義諦的本位來說,亦即就成佛果的究竟密義來講,就不能講有佛可成,因為一進入佛的境界,就無有佛可成,但在未入佛境之前,則有佛的境界可資證入。
 
其實我們每個人現前所具有的,就是本來清淨大智慧,一切境界都是大圓滿自然顯現,現前一切都是大圓滿。所以,華嚴海印三昧在諸佛現證成佛時,同時一切眾生亦同成佛,全法界亦成佛身,這就是佛身同具「智正覺世間」、「眾生世間」與「器世間」的意義。而《法華經》所示「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與「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也揭示了此一究竟之義。
 
本書明解蓮師大圓滿教授的心髓,希望有緣的朋友能在書中直接領受大圓滿的心意,遠離一切清淨與染污,直顯本來面目,在心中自然顯起大圓滿的境界,領受體證蓮華生大士的心髓現觀密義教授,成證如同蓮師的廣大圓滿果地。
目錄
   出版緣起
   序 
   第一篇 大圓滿──密法的究竟心髓
    第一章 抉擇大圓滿見
      小乘的根本見地
      大乘的見解
      大手印的見地
      大圓滿的見地
    第二章 大圓滿的殊勝
      大圓滿的特色
      大圓滿的肯定四原則
      大圓滿的四種果德
      大圓滿的四項實修方便
    第三章 大圓滿的皈敬頌
      皈敬頌
      宣說的緣起
   第二篇 蓮師大圓滿教授
    第一章 「智慧法爾解脫」偈頌
    第二章 「智慧法爾解脫」之精髓
      禮敬三世十方諸佛
      一切現前本然解脫
      現前清淨的大智慧
      本來清淨的正見
      超越一切對立
      時間與空間自由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法性沒有染垢與清淨
      本來就無繫縛
      虛擬幻化的世界
      本淨大解脫
      不加整治自然解脫
      現前即是佛陀
      無所制約的法身
      智慧法界即是佛陀
      一切世間的顯相就是智慧
      佛陀與眾生是平等無二的
      一切都是無相離心
      離於一切,現前如是
      普遍圓滿成佛
      遠離無明的錯誤
      安住無事的大圓滿境界
      法界自身即大圓滿見
      大圓滿是無修之修
      安住於自然顯現的智慧中
      安住在無分別中
      最勤勇者是最鬆緩者
      離於一切對待是自顯法王的佛陀
      離於一切心識,安住在法性體中

購物說明

商品示意圖僅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商品為準!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
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
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有聲出版品及食品,因性質特殊,一經拆封,即不接受退貨。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試閱/試聽
第一篇
大圓滿──密法的究竟心髓
第一章 抉擇大圓滿見
整個佛法與外道的差異即在見地上,佛法具有正確的見地。佛法對一切外相而言,認為一切外相皆是平等的,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
但就佛性而言,在外道不減、在佛也不增,一切平等平等;外道雖然在見地上扭轉委曲,但是在佛性上,其實是沒有一點的差異。
如果我們想在世間纏縛中得到解脫,最重要是在見地。所以具足佛法正確的見地是一切的根本。
對於整個世間的構成而言,物質的五大元素地、水、火、風、空都是具足的,如果加上六大則同時具足識大,從識大中產生的見地,如果沒有具足正見就無法解脫。
所以佛法的殊勝之處是在識大中產生正見,由正見指導我們的生活與修行;外道則無法了解客觀的宇宙,而且執著我、執著斷見,或是具神我的見解,這些執著讓外道者必須依賴整個外界來生活、來存在,所以他無法得到自由解脫,無法與法界成就一合相,而得到澈底的解脫。
小乘的根本見地
而小乘與大乘的差別,是以人無我見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等根本見地來區分。
如果具足人無我見,則是斷除了輪迴的障礙,而得到解脫;斬斷這些無明的見解後,去除所受的現前樣貌還是會不斷的向前推演,直到此世的生命結束進入涅槃,所以小乘是很重視自我的解脫。
從了知自我解脫的狀況中,小乘行者可以忽視其他生命、山河大地等,所以他的解脫方式是斬斷比較淺層的無明。
大乘的見解
而大乘的見解則是唯識見或中觀見,唯識見是比較近於一種以心、以唯識來顯現外界,以近於唯心論的方式來顯現。
中觀見是以「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八不中道來觀察世間,是以全體觀察世間,而不考慮「心與物」,因為心、物在此已經合一了。
所以就緣起論而言,小乘是業感緣起,以「業」來緣起。
對唯識見而言是「賴耶緣起」,以「賴耶」來緣起,以阿賴耶識為主體來講現象。
到中觀見的「性空緣起」,甚至達到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密宗的六大緣起、禪的一心緣起,這些都是可以與其見地配合來觀察。
雖然小乘與大乘最主要的差別是在菩提心,但是唯識、中觀或是大手印、大圓滿都是以空性來看待這世界。
大手印的見地
大手印、大圓滿的見地與唯識中觀的見地有何不同,一般而言,屬於大手印的是俱生之見,屬於大圓滿的是本來清淨的大圓滿見,但這樣的說法對大家而言,只是一種名詞而已,並沒有特殊的意義。
就我的觀察而言,大手印的見地是唯識見的肉,大圓滿見是中觀見的骨,因為大手印見是俱生之見,其本身引生出四種瑜伽:專一、離戲、一味、無修四個次第,在修證的次第上是鞏固清淨的法身,一切都匯歸於清淨的法身,基本上還有其微細的方式,到最後的境界當然還是一樣。
而唯識與中觀的「八不」觀察,在現悟中都是如此,就唯識而言都是依此而起,但是這些都是一種分析觀察;而大手印並不只是分析觀察,而是現證。
以分析觀察的見地,這見地是來自上師的指示,或是見證的指示。例如,上師以拍掌的方式來指示弟子:這個就是。這時弟子的心念當下斷掉,此時弟子有所悟入,這就是指示見性,這種現證的指示是上師製造種種情境。
而大手印的見地,其本身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見地而已,而是一種結果,是會在生命中產生絡痕,已經是行者心裡面的東西,這指示已經指到心裡面去了,而不只是思惟層面,是行者心中的東西了。
所以具足大手印見只是停留在思維的層次上,這是沒有用處的。大手印見是本然清淨,只是被污染了,所以現前的萬事萬物都是從自性法性中產生,將來都會回歸到我們自心中。就像是在荒漠無涯的孤島上,有一隻小鳥,這小鳥飛來飛去還是在孤島上,所以一切會回到法性。
在這狀況下,只要鞏固法性就好了,所以是不修不整治,我們的妄念煩惱都是法性所生,都不要整治它。
不整治而鞏固法身這是「專一」;而不去執著其差異性,這是「離戲」,在不斷的來回運作中匯融於「一味」,而「一味」會繼續不斷地擴大,到最後連一味也沒有了,而進入「無修」,無修的現證就是大圓滿的見地。
大圓滿的見地
所以大圓滿不是次第的修行,而是現前的一切萬物都是法身本身,在大圓滿見中煩惱即是佛陀,一切都是現前清淨,所以是本來清淨見。
在大手印中有見、修、行、果的四瑜伽次第,而在大圓滿中沒有次第,只有「立斷」與「頓超」,立斷與頓超其實也是一種境界的「定」與「慧」的現象。所以大圓滿本來清淨見是一切現前大圓滿,一切物皆是佛,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國王渣的傳承的故事。
國王渣擁有妻子、國土等,他不希望遠離這些而能夠得證菩提,他請問佛陀是否有這樣的法門,佛陀說有這種殊勝法門。國王渣請佛陀傳他這個法,於是佛陀對國王渣說:「你是佛!」國王渣便成就了。
這句「你是佛」在剎那間已經截斷國王渣的凡庸下劣之心,而現前證入「我是佛」。這「我是佛」是法性全體是佛,是現前法界是淨土,是一切眾生都是佛陀,當下全部都是常寂光土;而沒有我是佛、你是佛的這種差異,在這種狀況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一般人無法了解此點。
禪宗是講「無見」,是不立一切見,在禪宗講佛字即被棒喝。禪宗認為煩惱就是煩惱,在煩惱中煩惱就是如此。
在大圓滿的行持中,希望大家能了知,大圓滿的見、修、行、果是一如的,即見、即修、即行、即果,這是很重要的,所以其本身即是無見、無修、無行、無果;本來清淨無見可立,這無見的落實點是在不假修行、本來清淨,但是這與禪宗的不立一切見,還是有一些小差異。
一位修行人所講出來的東西,在本質上是一貫的,但是在比喻或含義上與其他人的可能會不同,為何要特別說明此點,因為當大家讀到陳上師的「蓮師大圓滿勾提」時,或許會產生疑問,因為其中的否定式原則,例如「大圓滿不立一切見」,但是大圓滿明明是本來清淨見,為何說不立一切見呢?這「不立一切見」應是屬於禪宗的,這是立基於本來清淨而不立一切見,是本來清淨無見可立;至於禪宗是「見、無見」都打破,所以其不立一切見是立基於此立場。
「無垢可治」是沒有污垢可以對治,也沒有清淨可以守持,也沒有修行可以立,因為它不需要整治,所以是「無見可立,無修可立」。因為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以無垢對治污垢,接著修持清淨,使得清淨增長;但是在此,它已經超越一味相,染污與清淨在此已經在一味之上,所以是「無垢可治、無淨可守、無修可立」,是連大手印都不整治,何況是大圓滿,大家要如此明解。
「見、修、行、果」,在「見」上是無見可立,「修」上也是無修可立,「行」是我們在世間的運作上,凡聖的種種差異、還有善惡的種種差異在此也沒有分別。
在此,我們會發覺到你我都是相同的,當我們境界好時,會發覺到三世平等、一切十方眾生染淨平等,但是當我們心情不好時,則發覺這世間真的是不平等,善惡的分別心就生起了。所以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是如此上上下下、浮浮沉沉,這是沒辦法的事。
所以,我們要清楚了知自己處於何種境界,是在最高境界或是最低境界,或許有人曾經進入初禪的境界零點一秒鐘,就說自己的境界是在初禪;但是就大圓滿法而言,我們仍然是大圓滿的,這是「無行可立」。
有些比擬可能不是很恰當,可是大家可以參閱《維摩詰經》中的「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從中去體會。思維一下自己是凡夫行?還是聖賢行?但是君子不器,不要被約制成某一種特定的形式,因為在大圓滿的境界中只有當下。
「無修無證本來佛」是無果可證、無果可立。前面的見、修、行都沒有了,如何有果可立呢?在大圓滿中沒有一個新的果可立,本然如是。
所以就見地上來講,大圓滿法很類似曹洞宗的默照禪,默照禪的心要是:只管坐禪。那麼,我們現在坐禪是什麼呢?是迴光返照,所以我們「不重久修,不輕初學,一切現前本然。」所以是悟本現成,不須求悟;現前,不須求佛。由此可以看出其中的同異之處。
在不同的文化系統中,會產生不同的運作結果,例如禪宗發展到後來有機鋒語錄、五位君臣頌等等,還有其他種種方法,由於中國文明發展比較興盛,所以在這方面也會發展得比較廣;但是反觀藏密的修法會跟氣脈明點結合在一起,而大圓滿法則直指「你是佛」,就沒有氣脈明點的修持。
而此篇「蓮師大圓滿教授」也沒有任何氣脈明點的修持,但是後來的解說很多都加上化光的方法,為何會發展成這樣的系統呢?因為這也是不得已,大家希望求得虹光身,如果沒有加上這些方法,大家沒有方法可依循,就無法化成虹光了。
其實,只要說「你是佛!」當下即可化成虹光了,但是無法如此,就只好再加上化光的方法。這很多方法都展現出其文化現象的背景。
為什麼藏密要講三脈七輪,佛身講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這些都是文化現象的產物;如果我們的現況改變,人類可能要用耳朵呼吸時,趨時我們的相貌可能改變了,那麼佛身的三十二相也可能隨之而改變,所以這些都是有其文化現象的背景。
以因、道、果三者來講,大手印是屬於道,而大圓滿是屬於果,這是有其道理的。
「無修無證本來佛」是無果可立,而《金剛經》說:「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果就是這個。
如果屬於藏密比較高深的心要廣為流傳,類似本篇「智慧法爾解脫」,可能會改變屬於西藏文化的特殊現象。
因為我們對藏密的印象常常是儀軌、搖鈴打鼓的修法,但是我們看這篇「智慧法爾解脫」的感覺,就好似我們讀「永嘉玄覺證道歌」一樣。所以藏密的法要還是有很多的面向,不只侷限於口中唸誦的儀軌修持。
 
相關商品
五輪塔觀—密教建立佛身的根本大法
NT$ 290
NT$ 261
大白傘蓋佛母—息災護佑行法
NT$ 295
NT$ 266
孔雀明王行法—摧伏毒害煩惱
NT$ 260
NT$ 234
密勒日巴大手印—雪山空谷的歌聲,開啟生命智慧之心
NT$ 480
NT$ 432
密宗修行要旨—總攝密法的根本要義
NT$ 430
NT$ 387
密宗成佛心要—今生即身成佛的必備書
NT$ 240
NT$ 216
密宗的源流—密法內在傳承的密意
NT$ 240
NT$ 216
密法總持—密意成就金法總集
NT$ 650
NT$ 585
岡波巴大手印—大手印導引顯明本體四瑜伽
NT$ 390
NT$ 351
恒河大手印—傾瓶之灌的帝洛巴恒河大手印
NT$ 240
NT$ 216
月輪觀‧阿字觀—密教觀想法的重要基礎
NT$ 350
NT$ 315
無死—超越生與死的無死瑜伽
NT$ 200
NT$ 180
現觀中脈實相成就—開啟中脈實修密法
NT$ 350
NT$ 315
穢積金剛—滅除一切不淨障礙
NT$ 290
NT$ 261
回商品列表
CLOSE

購物車 (0)

TOTAL:$0
無購物資料
庫存狀態文字
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忘記密碼?
立即結帳

為簡化流程,第一次購物您不需要加入會員就可以直接進行購物。完成訂購後,系統將自動將您升級為會員。

會員個資權益條款/會員服務條款

 

歡迎您加入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網路書店的會員(以下簡稱全佛文化),增進會員的福祉及保護個人隱私是我們最重要的經營理念。以下的條款請您耐心閱讀,以便能夠確實保障您的權益。

 

一、個人資料權益保護告知事項

由於「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在取得您的個人資料時,需告知下列相關事項並得到同意。

(一)取得之目的﹕為了用來記錄客戶的個人訂單以及配送商品的用途、最新特惠訊息及提供會員個人化之推薦服務。

(二)取得之內容﹕姓名、聯絡方式......等,詳如會員資料表。

(三)運用個人資料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1. 期間、方式:提供個人資料後,以電腦或其他方式持續給與關懷與服務。

2. 對象、地區: 全佛文化、與全佛文化有業務往來者及地區。

(四)就提供之個人資料,行使查詢、閱覽、複製、補充、更正,您得登入會員中心自行辦理;停止蒐集、處理、運用或刪除及無法登入會員中心,需提出證明資料向客服中心申請辦理。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得不依您的請求辦理。

(五)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個人資料,若拒絕提供所需之個人資料或提供不完全時,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供之關懷與服務可能有所疏漏。

 

二、個人資料安全注意事項

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是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重要的經營理念,在未經會員同意之下,我們絕不會將會員的個人資料提供予任何無關之第三人。

(一)為了確實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我們全程使用SSL128bits最高等級加密,絕不會將您的會員及購買資料洩露給第三者,所以會員、消費者可以放心在本商店購物。

(二)會員請妥善保密自己的網路密碼及個人資料,不要將任何個人資料,尤其是網路密碼提供給任何人。在使用完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後,務必記得登出帳戶,若是與他人共享電腦或使用公共電腦,切記要關閉瀏覽器視窗。

 

三、服務會員事項

(一)提供會員資訊﹕透過各種電子雜誌、電子郵件、郵件、電話等,提供各種資訊與服務。

(二)提供會員個人化專屬服務﹕就會員購買紀錄、心靈網路書店網站之瀏覽紀錄、所瀏覽之內容或廣告及其他關連事項、針對民調、活動、留言版等之意見、使用服務之內容,依客戶之個人屬性,進行個人化之分析作業、以便提供會員專屬之服務。

(三)回覆客戶之詢問﹕會員可以使用電子郵件、郵件、傳真、電話或其他任何直接間接聯絡方式向全佛文化-網路書店提出詢問,或與客服中心聯絡,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回覆。

 

四、其他

(一)配合交易行為﹕會員對商品或勞務為預約、下標、購買、參與贈獎或其他交易時,我們為了完成商品配送、勞務提供、價金給付及相關之服務等,而請會員配合回答詢問或其他完成交易所必要知行為,會員均應配合。

(二)對於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個資提供﹕會員對其他服務提供者之商品或勞務為預約、購買、參加贈獎活動或其他交易時,我們只在該交易必要範圍內,將會員之個人資料提供予該服務提供者,並由該服務提供者負責管理個人資料。我們會以規約課予服務提供者擔負保障會員隱私之責任;並告知其侵害會員權益,將有民刑事責任。但無法保證服務提供者會必然遵守。詳細內容,請向各別服務提供者洽詢。

(三)提供個人化專屬服務時,亦可能於上述規定之目的以外,利用個人資料。此時將在該個人化專屬服務之網頁載明其要旨並取得您同意。

隱私權保護/隱私權政策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http://www.buddhall.com)為一提供線上交易服務之網站,為保護網站使用者所提供之個人資料,故制定下列條款以為隱私權保護:

 

一、使用者資料之蒐集目的:

此資料的蒐集目的,係為確認於全佛文化網路書店進行交易服務行為,或取得資訊的使用者,其身份確認及提供有關服務之用,範圍如下:使用者應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之要求而留存之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帳號等個人資料。

 

二、使用者資料的使用:

經過讀者同意所登錄的資料,只作為寄送商品、連絡讀者、訊息傳遞、內部分析或商業服務用途,絕不提供任何第三人使用或移作其他用途。

但如在下列情形下,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可能將個人資料提供予第三人使用。

為了提供服務或優惠權益,需要提供第三人使用會員資料時,本網站將充分說明後,由會員自由選擇是否接受此優惠服務。

司法單位要求提供特定個人資料,將在司法單位正式程序下,作必要的配合。

 

三、個人資料之修改:

使用者可隨時利用帳號和密碼更改所輸入個人資料。但交易記錄、付款資料所留資料,則不在此範圍內。

 

四、資料之安全保護:

全佛文化網路書店將盡力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保障所有資料安全。

 

五、網頁的使用:

為服務使用者,全佛文化網路書店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連結,使用者可經由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全佛文化網路書店並不保護使用者於該等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六、隱私權保障條款的修正權利:

本條款將因應科技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或其他環境變遷之因素而作適當的修改,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的立意。該修改過之條款亦將立即刊登於網站中。